昔日在中国市场备受瞩目的Pandora现正面临挑战,一方面宣称将加强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却持续关闭店铺,缩小经营规模,那么它在中国市场是否还有机会实现反转
曾经辉煌无限
2016年,Pandora以“每颗珠子都蕴含一个故事”的独特理念,迅速吸引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当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175%,门店数量和业绩也随之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门店遍布各大城市繁华商圈,成为众多消费者购买珠宝的首选品牌。
业绩连年下滑
美好时光短暂,2020至2023年间,Pandora在中国的销售额持续走低,具体降幅分别为36%、13%、47%和9%。尽管2024年公司积极实施品牌重塑策略,但业绩提升并不显著。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多重因素,使得Pandora的处境愈发严峻。
品牌重塑尝试
2023年7月,Pandora力求巩固“纪念故事”与“可收藏”两项品牌核心定位,以期重新吸引消费者关注。进入今年2月,集团CEO Alexander Lacik宣布,鉴于中国奢侈品市场表现不佳,公司决定暂停扩张计划,并终止了门店更新项目。然而,这些策略并未达到预期的成效。
市场竞争加剧
在奢侈品市场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值”的奢侈珠宝品牌,并且更偏好那些定价较高的产品。与此同时,国内的黄金珠宝品牌正在模仿Pandora的经营模式,推出黄金珠子并与动漫形象进行跨界合作,例如潮宏基在2024年与蜡笔小新合作,导致其部分门店的单日销售额实现了高达300%的增长,这一现象进一步对Pandora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压力。
业务缩减调整
2024年11月,Pandora透露了对中国市场的未来规划,并启动了关闭店铺和缩减业务的措施。进入2024年1月,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托马斯·诺德森刚上任不久,该品牌便宣布计划在本年度关闭50家门店。除此之外,市场上有传言称,Pandora可能将授权国内零售商代为管理其业务。
美国市场支撑
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实惠珠宝品牌的青睐显著推动了Pandora的业绩增长。根据Pandora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美国市场对全球总营收的贡献达到了32%,相当于约23.53亿丹麦克朗(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1.31亿),这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与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市场的表现则相对疲软。
Pandora在中国市场经过多次战略调整,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该公司正尝试采用“合伙人”机制来巩固市场份额。然而,这种策略是否能在我国市场实现逆境翻盘?公众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