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年营收超过百亿的企业,即便在其最辉煌的年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仅有数亿元,有时甚至低至0.4亿元,这正是三只松鼠长期遭受批评的营销成本过高的症结所在。其每年的销售费用高达十几亿元,最高时甚至超过20亿元。
当然,食品企业三只松鼠还面临着一些批评,其中包括因“贴牌”生产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相对较低的毛利率。
概括而言,这反映了一条产业链的内在逻辑,即收入减去成本得出毛利润,再从毛利润中扣除各项费用支出,最终得到净利润。之所以(在初期)产业链较长且毛利率较低,是因为缺乏工厂;而净利润偏低,则是因为营销成本较高。
三只松鼠位于产业链的末端,将所有盈利都分配给了各个环节,这正是三只松鼠曾经面临的问题,也是章燎原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观察近期三只松鼠的发展,章燎原似乎已经转变了思路,他一方面在积极拓展产品种类、开展线下业务,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建设工厂、完善供应链体系。
近期,章燎原正全力推进线下渠道的扩张,不仅关注经销商网络,还涉猎一分利便利店和全品类生活馆。在此之前,三只松鼠曾计划收购拥有1800家门店的量贩零食品牌爱零售,然而,随着三只松鼠业务模式的调整以及双方谈判的进展,最终决定放弃收购。
▌1、三只松鼠的年报里,已经没有“量贩”两个字
在2022年和2023年这两个量贩零食市场尤为繁荣的年份,无论是三只松鼠还是良品铺子,都纷纷采取投资和拓展新业务等策略,主动迎接量贩零食的潮流。
三只松鼠对于量贩零食的态度,实际上在悄悄改变。
在2024年的年度报告中,三只松鼠公司难得一见地并未提及“量贩”这一词汇。
章燎原,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在实体店和电子商务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知识补充”。在今年5月举行的三只松鼠生态论坛上,公司一次性推出了33个不同的子品牌,其中包含了2个全新的线下业务模式。
要深入理解三只松鼠的演变,需知晓它最初仅是一家专注于网络销售的淘宝品牌,并且曾经历过线上投资亏损和线下经营失误。此次业务范围的大幅拓展,其背后原因是休闲食品行业受到量贩式零食的挑战,同时正遭遇线下零售形式多样化迅猛发展的局面。
近期,三只松鼠再度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公司宣布取消了与爱零食的收购计划,双方关系紧张,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6月16日,三只松鼠对外发布消息,宣布取消对爱零食的收购计划。同时,公司强调,鉴于双方尚未达成正式的投资合同,此事件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并未造成任何影响。
爱零食的创始人唐光亮在公开信息中阐述了收购终止的缘由,指出双方在股权价值评估以及经营管理权的归属等关键问题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差异,同时他还透露,公司已经对三只松鼠提起了诉讼。
唐光亮提到,三只松鼠的代表在谈判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来到长沙,与热衷于零食的对手“零食优选”展开了交流。他分析,这样的行为意在向对方施加压力,从而降低其估值。
他提到,三只松鼠最终提出的投资金额计划,起初包含发展基金、生活费改善以及股票等多个方面,经过多轮修改,最终确定为2000万元。此外,到了2024年10月,三只松鼠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宣布,计划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爱零食的控制权、相关业务或资产。
6月24日,面对有关爱零食的争议,三只松鼠方面选择保持沉默,仅以这样的态度回应:“法律事宜交由法律处理,衷心祝愿爱零食能够顺利成长。”
三只松鼠与爱零食的决裂背后,或许预示着量贩式零食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
从爱零食的数据来看,门店增速放缓是客观事实。
在爱零食与三只松鼠达成收购协议之际,其门店总数已达1800家,并设定了到2025年增至5000家的宏伟目标。然而,截至6月,门店数量仅为2000家,与预期相比,差距甚远。
从行业分析,龙头企业鸣鸣在提交招股书之际,其门店数量已扩张至1.4万家。与此同时,另一知名品牌好想来的母公司万辰集团,今年最新数据显示门店数量亦攀升至1.5万家。这或许表明,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已触及顶峰。
▌2、三只松鼠业绩转折
去年在计划收购爱零食之际,三只松鼠正经历着一段低谷期。当时,整个休闲零食市场正遭受量贩零食的猛烈冲击,导致业绩和利润双双出现下滑趋势。
自2020年起,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持续至今。其收入从2019年的101.73亿元逐年减少,至2023年已降至71.15亿元,降幅超过了30%。
三只松鼠的盈利状况同样遭受了冲击,特别是在2022年,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410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增速达到了-87.33%。
(三只松鼠营收增长情况,图源自Wind)
休闲零食企业也纷纷开启了降价。
面对量贩零食的竞争压力,诸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休闲零食行业的领军品牌纷纷采取了降价策略,三只松鼠主打高性价比的高端产品,而良品铺子则采取了直接大幅降低售价的措施。
2022年年末,三只松鼠宣布将采纳高端性价比策略,与此同时,良品铺子也公布了一项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降价措施,涉及300多款商品,平均降幅达到了22%,部分产品的降价幅度更是高达45%。
2024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业绩迎来转机,呈现复苏态势。该期间,公司实现营收50.7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75.39%。同时,净利润也达到2.9亿元,同比增长88.57%。
2024年三只松鼠营收重回百亿规模,核心方式就两个,
2024年生态大会上,章燎原透露,三只松鼠未来的追求是三年内实现200亿的营收目标。他们计划的核心在于,以高性价比为基石,全面展开多渠道的销售战略。
三只松鼠针对全渠道战略,提出了以短视频为核心,辅以N种渠道的架构模式。公司计划依托传播效率极高的短视频平台,对渠道规模和内容进行精心打造,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渠道的覆盖。
▌3、章燎原大“补课”
自2024年上半年报显示三只松鼠业绩有所回升,公司整体经营战略已发生调整。
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生态盛会中,三只松鼠一口气揭晓了33款新产品的上市计划,这些新品涵盖了饮料、日化用品、咖啡、水饮品、预制菜肴以及女性护理等多个不同领域。
在第十届中国快消品创新大会的早期阶段,三只松鼠便宣布了其进军饮料市场的计划,并且正式发布了60种具有硬折扣特性的单品。
此外,三只松鼠在销售渠道方面,创新性地推出了涵盖所有品类的线下生活馆以及提供优惠的一分利便利店两种新型的零售模式。
章燎原过往发布的个人视频中,早已显现出对便利店等业态的青睐,并着重强调其低价策略。其商品组合包括40%的自有品牌、30%的行业知名品牌、20%的网红品牌以及10%的地方特色商品,旨在营造高频次、高性价比的购物体验。
三只松鼠的数据显示,自今年起,一分利便利店已增设4家分店。预计到年底,签约的门店数量将突破500家。此外,还将增设社区型、校园型、办公型以及工厂型等多种类型的门店。
该业态为一家全面的生活商品店,专注于销售自有品牌商品,例如“三只松鼠生活馆·阳光之城店”新店上架了超过1000种商品,涉及现制烘焙、新鲜蔬果、米面粮油、婴儿及宠物用品等近20个生活必需品类别,旗下自有品牌系列包括小鹿蓝蓝、围裙阿姨等多个子品牌。
三只松鼠业态大扩张也给市场带来疑惑。
三只松鼠在一年前正遭受着收入下降和利润缩水的困境,然而业绩稍有起色后,便迅速向多个业务领域拓展。这种做法宛如“病愈初愈便投身狂欢”。
观察三只松鼠的这些举动,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对它们过往历史的一种否定,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觉醒。
众所周知,三只松鼠作为一家知名的网络品牌,其崛起与扩张主要是在淘宝平台上完成的。尽管在起初阶段,三只松鼠实现了迅猛的增长,但不久之后,其在线销售渠道的发展便遭遇了瓶颈。
线上平台的问题在于流量成本持续攀升,品牌为了提升销量,不得不投入大量广告,进而使得销售成本大幅增加,从而抵消了净利润。正因如此,即便年营收达到百亿规模的三只松鼠,其利润率也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唐彬森,元气森林的负责人,已深刻认识到线下市场是消费品竞争的核心领域,而章燎原的举措,同样显现出他正致力于回归线下市场的战略布局。
在24年的生态大会上,章燎原敏锐地察觉到,我国庞大的万亿级零食市场里,线上渠道占据了20%,而线下渠道则占据了80%。在这80%的线下市场中,又有20%的份额被百强连锁品牌所占据,剩余的60%则分布在BC门店。
这也是一分利便利店和全品类生活馆成为章燎原寄托的原因。
线上品牌尝试开设实体店铺时,也会遇到若干挑战。例如,三只松鼠曾尝试涉足线下市场,无论是选择加盟还是直接经营,都未能摆脱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定价体系较为杂乱的困境。
章燎原此番的战略部署在于,通过拓宽商品种类,引入饮料、日用品等多元化产品组合,以充实其社区店与综合店内的空间布局。此举旨在解决单一零食品类难以吸引充足顾客流量的困境,这正是章燎原所追求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22年和23年的年报中着重强调的量贩销售渠道,在24年的年报中并未出现;相反,三只松鼠的年报中提到了其他内容。
社区折扣超市这类新型零售业态迅猛崛起,其优势在于与居民区紧密相连、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优惠,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其作为购物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