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年前中伊文明因丝绸之路交汇,这场展览你还不冲?

约两千年前,华夏与波斯古文明在丝绸之路的纽带下交融,这种交流历久弥新,至今未曾间断。7月2日,南京博物院将迎来一场名为“新月与蔷薇——伊朗文明的千年脉络”的展览,届时将为公众带来一场伊朗文化的盛宴。7月1日下午,现代快报的记者先行参观了展览,深入探寻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伊朗文化。

151件/套展品

从公元前3000年横跨至20世纪

本次“新月与蔷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经纬”展览,汇集了来自伊朗境内礼萨·阿巴西博物馆、莫格达姆博物馆等五家文博机构的展品共151件(套),展品类型丰富,包括陶器、金属器、玻璃器、纺织品以及细密画等。展览的时间跨度横跨公元前3000年至20世纪。展览的举办将持续至11月16日。

一进入展厅,记者就被独立展柜里的黄金狮首授权环所吸引。

在伊朗的古文化里,圆环形状,因其与太阳相似——太阳在古密特拉教中被尊为主神象征——承载了存在、起源、创造和永恒等丰富的象征意义。诸如手镯、臂镯、指环等圆形饰品,在那时被大量制作并广泛应用。据策展人管琳所述,环状饰品的佩戴传统起源于阿契美尼德王朝,主要用于统治阶层中上级对下级的权力授予仪式,这一行为象征着双方对忠诚誓言的互许承诺。

莲花纹银盘彰显了阿契美尼德时代金银工艺的典范风格。其银制盘面背侧以莲花图案进行装饰。在伊朗历史的不同阶段,莲花图案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阿契美尼德时期,莲花被赋予了时代象征,成为贵族阶层心目中美丽与不朽生命的象征。此盘以锤揲成型和錾刻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南京博物院的收藏中,有一件西汉时期的银盒。该银盒的盖子与盒身紧密贴合,形成了一个扁圆形的形状。在盖子和盒身相接的边缘,分别装饰有一周穗状纹样,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鎏金。银盒的盖部和侧面都装饰有交错排列的凸起花瓣,这些花瓣是通过模具敲打形成的。这件银盒的设计和图案与汉代及更早的中国容器传统风格大相径庭,它采用了在阿契美尼德时期盛行的金属加工技术——锤揲法,在金属制品上压制出凸起的瓣纹。这也说明了汉代与波斯(伊朗的古称)的文化交融。

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两件莲花纹银盘竟然被并排放置于同一个展柜之中,这样的布局使得观众能够直接体验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以及不断进步的过程。

“同框”出现

两件玻璃器皿背后的故事

该展览将公元5至7世纪的萨珊时期玻璃碗与在江苏句容刘宋元嘉十六年墓出土的龟背纹玻璃杯一同陈列于一个独立的展示柜中。

为何要让这些元素在同一画面中展现?管琳向我们阐述了其中蕴含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同老百姓__广州公交卡哪里有卖

这件玻璃碗呈半球状,属于萨珊时期的玻璃制品,采用模吹法成型。其表面装饰有四行由切割产生的凹点纹样,底部中央略微内凹,并饰有圆形切割纹理,上面还雕刻着复杂的花卉图案。一些萨珊王朝时期的玻璃器皿,特别是那些带有典型萨珊风格纹饰的碗类器皿,曾经远销到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这一点在当地墓葬和寺庙遗址的发现中得到了证实。

句容市博物馆的“网红”展品——龟背纹玻璃杯,曾是千年前中外交流的珍贵舶来品。其器型侈口束颈,腹部鼓起,底部呈圆形且略微向内凹陷。该玻璃杯质地清澈透明,色泽纯净,工艺精湛,所用原料均经过严格挑选。此外,玻璃熔制温度较高,因此杯中气泡极为罕见。

杯底装饰着六行经过冷加工的磨制花纹,每条花纹形状为六边形,整体布局形似龟甲,其装饰技巧与钻石切割手法相似。根据研究推断,这件器物可能是通过模具吹制而成,随后采用冷加工磨花技术进行装饰。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其龟甲状的磨花装饰明显带有萨珊风格的特色。

这件萨珊时期的玻璃制品,对于探究萨珊玻璃工艺的演进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国与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移植改造

中外文化交流渊源深厚

珐琅铜碗,这一18至19世纪恺加时期的文物,与南京博物院珍藏的清铜珐琅盖碗,共同构成了“同框”的景象。这两件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后世能够一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据史料记载,铜胎掐丝珐琅技艺是在13世纪蒙古西征过程中,由阿拉伯工匠带入我国的。

米纳伊的彩绘波斯爱情故事碗,其中心图案展现了两位带有突厥风貌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身着融合了伊朗传统特色的服饰;他们共同讲述了一段源自阿拉伯文化的波斯爱情故事。这种绘画风格源自我国新疆地区。

虹彩凤凰云纹砖的核心图案展现了一只正欲展翅飞翔的五尾凤凰,其头顶的冠羽呈三片叶片状,尾部羽毛如同飘扬的彩带,充分体现了明代凤纹的艺术特色;砖面四周则装饰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云雷纹和波浪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吉祥图案。这种对中华吉祥文化元素的借鉴与创新,揭示了14世纪伊利汗王朝宫廷艺术中不同文化视觉语言的交汇与融合。

展览落幕之际,一句诗句映入眼帘——“伤口成为光束触及你灵魂的途径”。这句诗出自波斯奥苏菲派诗人兼哲学家哲拉鲁丁·穆罕默德·鲁米之手。“在布展前夕,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突然爆发。战争带来的无疑是痛苦。我借用鲁米这句充满哲理的话语,期盼伊朗的这片土地及其人民能够早日从战后的创伤中恢复。”管琳如此说道。

她强调,这句话同样献给每一位参观展览的观众,“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低谷或满身伤痕,然而,我们仍需怀抱希望,坚信终有一束光芒能够治愈我们的心灵。无论当前世界格局如何变幻莫测或错综复杂,我们始终坚信文明之光,坚信文明的力量将指引我们前行,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文 顾炜/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