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占总销量超38%
11月27日,港交所发布的权益披露文件透露,吉利汽车董事局主席李书福对公司股份的持有比例由原先的41.19%增加至41.40%。据文件记载,李书福在11月26日和27日连续两天内,合计购入2420万股吉利汽车股份,这笔交易共计花费约3.16亿港元。
自2024年起,在二级市场上,吉利汽车的股价实现了超过60%的涨幅,而李书福的此次增持行为,恰逢公司股价处于较高水平。
增持吉利汽车,李书福大概率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3年,吉利汽车营收达到1792.04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约21%;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3.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
吉利汽车对此回应称,在2023年,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规模效应的充分发挥,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成绩斐然,达到了168.65万辆,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约18%,不仅超出了既定的年度销量目标,同时也刷新了公司年度销量的最高纪录。
2024年伊始,吉利汽车设定的年度销售目标是190万辆,各类能源车型将实现均衡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预计将比2023年全年销量高出66%以上。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桂生悦明确指出,他们坚信能够重新夺回中国民族品牌之首的位置,但这一目标达成需要耐心以及在每个细分市场的持续奋斗。
不久之后,吉利汽车便做出了改变,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公布之际,公司宣布提高年度销量预期,将目标从原先的190万辆提升至200万辆。
在2024年的前十月,吉利汽车的总销售量达到了171.64万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新能源车型的销售量达到了65.46万辆,这一增长幅度高达91.29%。这一成绩使得吉利汽车的总销量和新能源车销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点。
长江商报的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10月,吉利汽车已经接近完成了全年200万辆的销售目标,完成了大约86%。可以说,实现全年目标已经没有太大悬念。此外,公司全年的销量预计至少达到210万辆,甚至还有可能冲击220万辆的记录。
在同一时间段内,截至2024年10月,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8%,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稳定地上升。
除了整体销量目标上调,吉利汽车也将海外销量目标提高。
在公布2024年度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之际,吉利汽车宣布,将年度海外出口的预期目标从年初设定的33万辆提升至38万辆。
统计资料表明,在2024年的前十个月份里,吉利汽车的出口销售额已经攀升至34.66万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2%。
近期,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淦家阅在公开场合透露,公司正在加快全球战略的深化与布局,同时也在加紧推进新市场的拓展以及全球化产品的投放工作,预计到2024年,公司的出口量将有可能超过40万台。
在业绩方面,吉利汽车的财务报告揭示,在第三季度,其营业收入达到了604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5%,同时也创下了单季收入的新纪录;而在前三个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累计达到了1677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6%。
大力推广甲醇汽车
在总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出口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吉利汽车集团并未将目光局限于这些领域。
11月22日,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活动中,李书福指出,电动汽车并不等同于新能源汽车,唯有那些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车辆,方可称为真正的绿色新能源车。吉利公司过去二十余年始终如一,致力于推动绿色甲醇及甲醇动力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吉利并非仅着眼于短期利益,而是致力于寻求长期与可持续的发展,对于甲醇经济的前景,我们抱有坚定的信心。甲醇技术是吉利不可或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将持续不懈地付出加倍努力。李书福如是说。
近年来,吉利大力推广甲醇汽车。
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在贵阳地区已部署超过两万辆甲醇动力车型,同时,甲醇燃料补给站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超过七十家。
除此之外,吉利公司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贡献了350辆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合动力汽车吉利汽车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同时荣幸地成为了首批官方指定的专用车辆。
在2005年,吉利汽车着手进行甲醇汽车的研发工作,率先获得了国家授予的甲醇汽车生产许可,至今已成功研制出超过20种甲醇驱动型产品。
据相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甲醇加注站点共计350处,这些站点主要分布在贵阳、山西以及陕西等地区。
吉利公司透露,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与哈尔滨中石化携手共建了四座甲醇加注站点。今年,吉利计划与中石化、中石油共同在哈尔滨地区再增设六座甲醇加注站点,而明年则计划建设十座新的加注站点。
吉利等民营企业在“中国星链”项目上积极投入,推动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9月6日,吉利科技集团宣布,其未来出行星座项目的第三个轨道面卫星,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一次性发射十颗卫星的方式顺利升空,这些卫星已成功抵达既定轨道,所有卫星均处于良好状态,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全面胜利。
吉利科技集团宣布,其子公司时空道宇即将向海外客户推出卫星通信服务。此举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企业首次向全球市场提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
据悉,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负责打造了一个由5676颗卫星组成的低轨通信星座,名为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数据显示,吉利公司自2019年起着手规划未来出行星座项目,该项目已历经2022年、2024年三次成功发射。截至目前,第一阶段已有半数卫星完成在轨部署。预计今年年底,该项目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服务。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已然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独家深度推荐:
胖东来的单个店铺盈利能力远超其他上市公司中的超市,其年内销售额达到了146亿元,平均每天的销售额为5172万元。
刘永好对民生银行发起增持,意图掌握其控制权;同时,他一手经营实业,另一手涉足金融领域,共同助力新希望集团实现3400亿元市值。
山西银行三违规 一日受罚215万责任人被警告
晨鸣纸业背债381亿宣告18.2亿逾期 超七成产能关停
ABC产品的尺寸偏差比例高达17%,而其母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尝试失败后,成为了执行款项的债务人,涉及金额达到84万元。
金科股份有望迎来救星,或许成为房地产行业摆脱困境的领头羊,其近三年来累计亏损高达354亿元。
百雀羚陷添加禁用原料风波 年销售超百亿频曝虚假宣传
浙江建投12.83亿重组 国资包揽4.5亿定增
南京化纤经历了一场彻底的重组,股价因此实现涨停,过去近七年中,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累计亏损高达13.7亿元,主要依靠股东的资助来维持。
飞凡汽车自三年前离开后重返上汽集团,但每月销量仅达642辆,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中金公司因海尔集团旗下企业大规模减持而实现巨额收益,共计89亿元,随后悄然退出市场;与此同时,该公司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期间员工成本削减高达29亿元。
奥迪天津一4S店因抽贷闭店涉资过亿 在华销量降7.5%
同花顺涉嫌非法推荐股票,导致市值一日之内蒸发244亿元,众多股东纷纷减持,累计套额高达21亿元。
中信证券的A股股价在年内攀升了60%,与此同时,越秀资本计划在高位减持1%,此举可能带来约50亿元的流入,但陈邦的财富却因此缩水高达890亿。此外,业界对于疯狂并购的担忧加剧吉利汽车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而爱尔眼科的商誉高达87亿,业绩增速放缓,被指责为暴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