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来自成都的市民在网络上分享了一段视频,揭露了成都地区出现的危险剧毒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紧接着,众多网友纷纷跟帖,反映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地区也遭遇了红火蚁的侵扰。
此外,众多市民不幸遭受红火蚁的叮咬,其伤口通常表现为红肿、伴有水泡。
记者调查发现,红火蚁现已步入活跃阶段,它们常常聚集在公园的草坪和绿地之中,形成一个个类似“小土包”的巢穴,这些巢穴用肉眼便可轻易辨识。
如遇红火蚁的巢穴,请尽量选择绕道而行,切勿接近,同时应迅速向园林和林业相关机构进行汇报。据消息,成都市、攀枝花市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都存在红火蚁的踪迹。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属于入侵物种,它们更偏爱温暖的环境。在四川,这一物种主要分布在凉山和攀枝花等地区。特别是在成都,红火蚁多以巢穴的形式存在于绿化带中,这些巢穴起初体积较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其规模会逐渐扩大。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家杨桦教授指出,红火蚁的蚁后繁殖能力非常旺盛,如果不彻底清除蚁后,蚁巢很快就能恢复生机。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2004年,广东省首次记录到红火蚁这一外来物种的出现,如今该物种已扩散至我国12个省份,覆盖了435个县(市、区)。
红火蚁的攻击力极为猛烈,在严重情况下甚至能引发人体休克,甚至导致死亡。这种蚂蚁通体呈现出红褐色,其外形与普通蚂蚁极为相似,体长介于3毫米到6毫米之间。它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公认的100种最具危险性的入侵生物”之一,并且已经被纳入我国农业、林业以及植物检疫的有害生物名录中。
与一般蚂蚁相较,红火蚁的攻击性尤为猛烈。在叮咬的过程中,它们会以口器咬住皮肤,同时用尾部的螫针刺入并注入毒液。被叮咬的部位会感到剧烈的灼痛,并随后出现红肿和化脓的情况。部分人对毒液中的蛋白质等成分高度敏感,可能会引发发热、暂时性视力丧失、恶心、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遇到红火蚁的踪迹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专业人士负责进行防治工作。市民在发现红火蚁蚁丘后,切勿自行处理,同时避免在红火蚁活动区域逗留或进行活动。
负责人透露,红火蚁鲜少有自然天敌,当前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便是使用化学药剂。这主要涉及以消灭蚁后为中心,以诱饵杀蚁为主,辅以防水性粉末剂进行灭蚁的策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在蚁巢周边的活动觅食区域投放诱饵,随后在7至14天内,根据实际情况对饵剂或粉末剂进行补充施用。
在红火蚁活动区域进行工作时,务必增强个人安全措施,务必穿戴长袖衣物、长裤、袜子和长筒雨靴,并在靴子外围涂抹凡士林或滑石粉。该负责人还提出,一旦遭受红火蚁蛰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进行清洗,随后涂抹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例如丁酸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或卤米松等,以减轻不适。切记不要用手抓挠伤口,以免导致脓包破裂和感染。出现较大面积红斑、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应尽快就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报道,记者魏捷仪与白洋共同采编,配以市公园局和网络提供的图片。责任编辑一职由常莉娟担任,编辑工作由戴艾岑负责,而审核工作则由张家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