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数百年外交史如何改变俄罗斯东方版图?蒙古高原和中亚又怎样了?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中国与俄罗斯是彼此最重要的邻邦,两国间绵延的边界线悠久,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俄长达数百年的外交交往中,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东部疆域格局,同时也极大地塑造了今日蒙古高原以及中亚地区的历

从1526年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统一罗斯各邦,自封为沙皇,直至1917年二月革命导致沙俄瓦解的391年间,俄罗斯帝国始终秉持着坚决的对外扩张立场。

在我国的北方,沙皇统治下,探险队助力疆域延伸至摩尔曼斯克及北极地区。转至西部,俄罗斯历经利沃尼亚战役、大北方战役以及拿破仑战争,成功占领了波罗的海南岸及西岸,包括芬兰在内,同时通过三次瓜分波兰,获得了波兰的广大领土。

在西南方位,俄罗斯历经与波兰、土耳其以及波斯长达数百年的征战,成功占领了现今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阿塞拜疆的广阔领土,其影响力甚至延伸至巴尔干半岛。

在东南方位,俄罗斯帝国先是击败了诺盖、巴什基尔等游牧部落,继而又征服了哈萨克、布哈拉、浩罕等国家,从而掌控了中亚地区的草原与绿洲。

1,近代以前的接触

在东方,俄罗斯昔日的疆域横跨卡马河与伏尔加河之西,然而,在瓦西里三世及其子伊凡雷帝统治时期,沙皇俄国接连击败了金帐汗国分支所设的阿斯特拉罕汗国以及喀山汗国,并且通过武力探险与哥萨克人的入侵手段,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汗国。

至17世纪,忠于沙皇的哥萨克族借助西伯利亚繁茂的水道,驾驭舟楫驶入黑龙江流域,在哈巴罗夫、波雅尔科夫、斯捷潘诺夫等将领的带领下,俄国凭借武力迫使当地的女真、达斡尔等部落屈服,触及了中国边境。

在1618年,沙俄曾派出使团赴北京觐见明朝的万历帝,遗憾的是,由于语言障碍和礼品事宜的处理不当,该使团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至1656年,沙俄已在黑龙江陆续设立多座殖民地,正当其构筑堡垒之际,一支来自尼布楚的俄国使节团抵达我国,觐见了顺治帝。双方借助蒙古人与西欧人的翻译,实现了官方层面的首次交流。

当时,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将沙俄仅仅视作类似喀尔喀蒙古的微不足道之辈,将沙皇尊称为“察罕汗”,加之使团是经蒙古戈壁而非黑龙江一线抵达,因此清朝对使团所说的“俄罗斯帝国”以及黑龙江流域横行无忌的哥萨克人,并未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是一股力量。

俄国此刻显得极其傲慢,起初他们仅将清朝视为一个规模更大的蒙古与通古斯部落,将清朝的皇帝称作“博格达汗”,而俄罗斯使者甚至期望清朝皇帝能迅速向沙皇臣服并纳贡,如同其他西伯利亚部族一般,向俄国输送毛皮。

然而,不久之后,哥萨克人在黑龙江流域的骚扰行为日益增多,导致清军与他们的冲突规模不断升级,这使得清朝逐渐认清了他们与沙皇之间的真实联系。于是,清朝在黑龙江地区加强了军事部署,并在1685年和1686年的雅克萨战役中,成功击败了以哥萨克人为主体的沙俄侵略军。

沙俄方始认识到中国乃一个地大物博、国力强大的东方强国,加之当时俄国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欧洲,无力东进,于是俄国暂且作出让步,与中国达成了《尼布楚条约》。继而在1775年又签署了《恰克图条约》。在此期间,沙俄对清朝态度恭顺,未再引发重大纠纷。

自1860年起,俄国立场发生了剧烈转变,宛如转了整整一圈,其面目变得凶狠而狰狞。

2,侵吞蚕食

自1840年鸦片战役爆发,清朝的衰弱状况已为世人所共知,俄国亦洞察了其真实状况。进入19世纪40至70年代,清政府在外需应对鸦片战争及中法战争,在内则需镇压广西会党、捻军、太平天国、西北回军以及阿古伯等众多敌对势力,可谓是内外压力重重,陷入困境。

俄国在那时通过持续将囚犯流放到远东地区,策划移民活动,促进西伯利亚和中亚原住民俄罗斯化,以及采取拉拢策略,显著提升了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在黑龙江北岸,那时俄罗斯移民已占当地人口的大多数。

鉴于当时俄国在50年代克里木战争中遭受挫败,加之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举措,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缓解国内矛盾,并弥补所受损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自然而然成为了俄国觊觎的对象。

391年历史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沙俄不亡,北患不除__391年历史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沙俄不亡,北患不除

1858年,正当清军全力应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看准时机,认定清朝无暇北顾。于是,他率领300名哥萨克士兵,乘坐两艘炮艇在黑龙江流域徘徊。他声称此举旨在“协助中国抵御英军”。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向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要求,要求清朝割让黑龙江以北的全部领土,并承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将实行“中俄共同管理”。

奕山起初并未同意,穆拉维约夫便在江畔连续多日开炮,令黑龙江南岸的居民心惊胆战。而俄国提出要求之际,恰逢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奕山最终在俄国的强大压力下妥协,秘密与俄国达成《瑷珲条约》的协议。穆拉维约夫在为沙皇拓展领土后,荣获“阿穆尔伯爵”(即黑龙江伯爵)的称号,此称号甚至被印制在俄罗斯货币上。他与其他如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等人一道,被尊奉为俄国的“民族英雄”。

1860年,英法在战争中击败了清朝,且清朝向俄国寻求调停之际,俄国趁机要求清朝割让乌苏里江所谓的“中俄共管地带”。面对此情此景,清廷无奈之下,只得同意。随后,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同时亦认可了之前《瑷珲条约》的有效性,这使得中国丧失了通往日本海和鄂霍次海的出海口,而沙俄则因此获得了太平洋沿岸的出海口。

自《北京条约》起,沙俄便觊觎我国西北领土。俄国不仅修建堡垒,还策划移民,使得其势力蔓延至巴尔喀什湖周边。《北京条约》规定中俄两国需共同勘查西北边界,然而俄国却单方面提出在塔尔巴哈台与伊犁之间“居中划分”的要求,清政府自然无法接受。

于是,在1863年,沙俄派遣军队向边界推进,逼近塔尔巴哈台、伊犁、科布多等地区。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的南疆、迪化以及陕甘地区正陷入战火,清军实际上无力进行防守。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得与俄国再次签订《勘分西北边界条约》,被迫割让了包括巴尔喀什湖、斋桑湖、特穆尔图湖等在内的大片领土。

1871年,沙俄尝到甜头后,便趁新疆局势动荡之际,以“协助清朝防守”为名,占领了伊犁地区。直至1878年,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沙俄方才放弃伊犁。然而,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俄国割走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依照此法推算,在晚清时期,俄罗斯帝国通过签订多份条约,从我国领土上夺取的面积达到了150万平方公里以上。

然而,沙俄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当时他们还热衷于“黄俄罗斯主义”这一思想。俄国宫廷甚至制定了一项名为“黄俄罗斯计划”的战略,其核心目标是将长城以北地区改造成类似“小俄罗斯”(即现今的乌克兰)的区域,并将其纳入帝国的疆域之中。

因此,在1896年,沙俄趁中国甲午战败之际,以对抗日本的借口,与清朝私下签订了《中俄密约》。尽管密约中规定清朝成为俄罗斯的“军事同盟”,然而由于国力所限,清朝实际上无法与俄国实现真正的“共同防御”。于是,俄国借此机会获得了将西伯利亚铁路扩展至中国境内,并在该铁路沿线驻军、运输军需物资的特权。

1900年,俄国不仅加入了八国联军,还派遣了13.8万军队,分六路进军东北,几乎控制了奉天、长春、珲春等关键地区。随后,俄国与清朝签订了《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并在东北设立总督,实现了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然而,由于其他列强的强烈反对,俄国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而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也正是在这一年发生的。

值得关注的是,俄国在早期便认识到了对蒙古实施控制的必要性。俄国清楚,清朝与喀尔喀蒙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同时亦明白藏传佛教在蒙古社会中的显著地位。鉴于此,自19世纪起,沙俄开始加强对卫拉特、喀尔喀僧侣以及贵族的渗透,并一度在喀尔喀地区获得了治外法权。

在既有的基础上,俄国发起了一系列间谍行动,鼓吹摆脱清朝统治,选择自立或者向沙皇俯首称臣。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与俄国长期对喀尔喀地区的僧侣和贵族进行收买、拉拢,以及培养间谍的行为紧密相连。

终究,众多外蒙古独立运动的核心成员源自俄罗斯境内,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和弹药亦多源自俄罗斯,而那位后来声名显赫的“黑喇嘛”丹毕坚赞更是俄国本土人士,受俄方指派踏入外蒙古,其身份昭然若揭,乃沙俄的间谍。显而易见,外蒙古的独立离不开沙俄的显著影响。

总体而言,沙俄在其39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扩张为主旋律,而我国则是历史上遭受沙俄侵占领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参考资料:

2015年5月18日,新华网报道,黑龙江省决定将原“爱辉”行政区名称恢复为“瑷珲”,以永远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

2,2010-吉林文史出版社-金开成著-雅克萨之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