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主席在武汉曾有过一次非常惊险的经历。
有一天,毛主席提出要去武汉访问,并且顺便去游长江。
于是周总理和其他人立刻安排行程相关事宜,与此同时,还带上了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
原本以为不会出现差错,没想到在东湖宾馆有一大群百姓闯了进来,他们的目标是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谢富治。
杨成武为避免危险,马上安排飞机转移毛主席,然而空军不认识他,所以不放行,最后把毛主席搬出来,才解决了问题,还好有惊无险。
一、特殊的“南巡”
1967年7月13日,毛主席在会议中知晓武汉出现了一些状况,于是作出决定,要亲自前往武汉去查看一番。
此事马上遭到了手下人的反对,那时地方上颇为混乱,群众组织之间出现了斗争,他们极为担心毛主席的安全 。
毛主席对此并不在意,他幽默地告诉大家,武汉的水好,所以他要去那里游泳。
有人讲,主席要是想游泳,不一定要去武汉,北京的十三陵能够去,密云水库同样也可以呀。
毛泽东表示,他要前往武汉,称那里的水很不错,还强调他哪儿都不会去,只会去武汉。
毛泽东具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他认定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无论是党和国家的决策方面,还是他的衣食住行方面。事情最终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不过毛主席也考虑到了大家的顾虑,他思索了片刻,随后做出了一个安排,他把脸转向在座的中华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满怀信心地说道,没有关系的,他去,让杨成武跟他去,就这么定了!
这场会议结束三小时后准备出发,周总理立即找到杨成武,叮嘱他要做好两件事。其一,一定要全程保护好毛主席的安全。其二,要充当联络员,做好毛主席与中央之间的联络工作。
对杨成武交待完这些事情后,周总理仍然放心不下,他反复思考,最后决定预先在武汉方面安排好专用飞机和舰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就这样,杨成武陪同毛主席开始了这场特殊的“南巡”。
其实毛主席对武汉并不陌生甚至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武汉可以说是毛泽东成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摇篮。
1927年,著名的“八七会议”于汉口召开,毛泽东获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
毛泽东与妻儿在武昌都府堤41号享受了一段家庭团聚的日子,他在此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们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于武昌同仁医院(今武汉三医院)诞生 。
这段时光,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母子最后一次团聚的时候,还是毛泽东与亲人骨肉分离的所在 。
前一年,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身份前往武汉,领导农民运动,还在武汉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那里留下了生活和工作的足迹。
在文化方面,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和湖北接壤,两地都属于楚文化范畴,毛泽东对武汉的风俗文化有着十分亲切的感受。
毛泽东特别喜欢楚国那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还曾为屈原创作了《七绝·屈原》这首诗 。
毛主席与武汉在游泳方面联系紧密,他年少时到湘江游过泳,1956年首次于武汉横渡长江,此后又在武汉先后17次畅游长江。
武汉每年都会举办渡江节,这使得武汉成为全国群众性游泳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行了数十次对湖北的视察,他对武汉东湖格外喜爱。
1953年2月起,至1974年10月,毛主席多次前往东湖,共计48次,其中一次居住时间最长,达178天,累计居住时长在各地中仅次于北京 。
二、有惊无险
当时处于特殊时期,杨城武的保卫工作安排得比平常更为严密,基本上从海路、陆路、空路三个方位都部署了安保措施。
首先杨成武预先做好准备,在毛主席到达之前实施戒严,以此保证了车站的安全,维护了车站的秩序。
其次,毛主席乘坐的火车车列安排了前驱火车,还安排了主车,也安排了后卫火车,空中调来了4架飞机,水上从东海舰队调了一艘护卫舰到武汉,额外还准备了几艘快艇。
在1967年7月14日夜间,毛主席一行正式抵达了武汉。
杨成武对毛主席进行保护,毛主席简单查看了车站周围的环境。随后在大家的护送下,毛主席前往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东湖宾馆”。
在周总理作出安排后,谢富治等人已等候了很长时间,毛主席见到他们心里很欢喜,还与他们谈论起武汉当下发生的情况。
起初,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毛主席借助他们知晓了武汉等地的具体情形,并且给出了自身的看法。
毛主席住进了东湖宾馆“梅岭一号”,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同入住,周总理及随行人员住在东湖宾馆“百花一号”,杨成武等人同样住在那里,中央代表团的谢富治、王力等人住在“百花二号” 。
当晚东湖宾馆出现部分停电情况,原因据说是要进行电路检修,房间里因没有空调,所以十分闷热。
谢富治、王力等人觉得主席到达后需要休息,晚上没什么事情,而且天气太过炎热,出去转转比较好,于是他们带领工作人员在深夜步行前往湖北大学去看大字报,最终被群众认了出来。
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武汉的群众觉得中央派人过来了,所以两派都张贴出了欢迎的标语,各个学校以及大街小巷都通过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毛主席派人来》 。
谢富治、王力回来后,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周总理,还询问该如何向群众说明 。
周总理听闻消息已然传出且无法撤回,好在毛主席到来的消息尚未传出去,于是他转念思考后说道,“这也存在好处,群众正胡乱猜测东湖宾馆的灯为何亮了,如今就宣称谢、王、余来了,反倒能够掩护主席”,于是安排通知军区支左办公室,规定代表团人员若无特殊状况不得随意行动,谢、王之后在公共场合要打出中央代表团的旗号。
但是这二人违反了周恩来的指示,他们四处进行活动,在宣讲中央关于解决武汉问题的方针时,发表了明确支持某一派的言论,所以遭到了被压制的另一派组织“百万雄师”的强烈反对。
几天后,王力和谢富治来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造反派”总部,他们发表了带有倾向性的讲话,他们表示支持该派的主张,他们把“百万雄师”说成是保守派,他们还接受佩带“工总”的袖标 。
于是,造反派在武汉三镇到处播放谢富治和王力在水利电力学院讲话的实况录音,与此同时,还播放王力的“四点指示”,这大大激怒了“百万雄师”,“百万雄师”在武汉地区拥有多数群众,且有一部分军人支持他们 。
7月20日早晨,“百万雄师”的群众涌入王力、谢富治驻地,湖北省直机关的干部也涌进王力、谢富治驻地,解放军同样涌进王力、谢富治驻地,他们要求王力、谢富治回答问题,然而遭到了拒绝。
于是,一些群众冲了进去,抓住了王力,把他塞进汽车,拉到了武汉军区大院,在群众集会上对王力进行质问,还对他进行批判 。
还有一些人冲入东湖宾馆,目标是冲着谢富治等人来的。
由于毛主席的行踪对外保密,社会并不知道毛主席也在东湖宾馆。
得知情况后,为防止意外状况发生,杨成武等人赶忙做好部署,因事发突然,他们向毛主席请求搭乘飞机转移。
毛主席在历史上搭乘飞机仅两次,第一次是1956年6月,毛主席乘坐飞机回北京时遭遇雷暴天气,此事引起中央震动,飞行员采取特殊措施躲过灾难,之后便要求毛主席不再乘坐飞机。
抱歉,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一位战士态度强硬地表示,只有接到命令才能起飞,这个命令是当时武汉空军司令傅传作下达的 。
杨成武担任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面对此种情形,他直接表明自身身份,还强调这架飞机是他下达命令安排的。
空军的干部似乎不认识杨成武,空军的战士似乎也不认识杨成武,或者空军的干部和战士不认可杨成武的身份,所以他们没有立即执行命令。
直到杨成武提到毛主席要乘坐这架飞机,战士们看到毛主席到来,他们才终于相信了杨成武的话,同意放行。
毛主席最终在知晓情况的严峻程度后,应允乘坐飞机从武汉出发直飞上海 。
这是在杨成武的保护之下开展的,他们实施了严密的安保举措,他们从武汉前往上海 。
不过毛主席在飞机上时情绪不太好,他上次乘坐飞机是在十年前,在飞机上他既没看书,也没吃东西,仅仅喝了一杯水 。
一个多小时过后,毛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了上海虹桥机场,毛泽东的情绪好转不少,眉头不再紧锁 。
他下了飞机,高兴地对前来接机的人员说道,询问他们为何不让自己坐飞机,还表示坐飞机挺好的 。
1967年7月21日,这也是毛泽东的最后一次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