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如何看待陆游的人生观与诗学观?
陆游为何有慕陶情结?
陆游的“诗家三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025年恰逢陆游九百年诞辰,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陆游研究会负责人莫砺锋特别撰写了一部雅俗共赏的普及读物——《陆游十讲》。该书从十个不同角度对陆游进行了深入解读,生动展现了陆游的多重精神特质。
《陆游十讲》
莫砺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6月
莫砺锋指出,本书并未详尽记录陆游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果,而是集中探讨其诗歌创作,诸如《南唐书》所体现的史学造诣,《渭南文集》所展现的古文成就,在本书中均未得到充分展现。该书系作者历年所撰写的近20篇关于陆游的研究文章改编汇编而成。
莫砺锋认为,陆游的一生充满活力,道德品质卓越,其言行与作品均堪称道德楷模。陆游的为人处世始终遵循儒家思想,他的诗歌创作极为看重诗歌的社会作用和教化作用,正如孔子所言“近则事父,远则事君”。他以豪放雄浑的诗歌将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代表作在古代诗歌史上成为爱国主题的巅峰之作。南宋诗坛普遍呈现出抗金复国的爱国情怀,然而,能如陆游诗般主题鲜明、语言激昂、风格雄壮的作品却颇为罕见。陆游的爱国之情,具体指向的是祖国的壮丽山河。他的山水观赏视野极为开阔,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地域。可以说,陆游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与热爱,是全面而深入的。他一生游历四方,每至一地,必探奇访胜,既欣赏美景,亦追寻历史名流的足迹。
莫砺锋评价陆游,言其性格纯朴厚道,对亲人情感深厚,诗作中关于家人的内容颇为丰富。在这些作品中,有两类尤为动人心弦:一类是对子孙的谆谆教诲,期望他们能够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另一类则是深切怀念那位无辜被休的前妻唐氏。此外,陆游对友情也十分珍视,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朱熹等众多知名人士交往密切,他们的友情常常在陆游的吟咏中得以体现。不仅如此,他与众多普通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谱写了许多动人的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陆游的诗歌作品中,数量最多且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对农耕生活和读书乐趣的细致描绘。
莫砺锋指出,陆游在南宋诗坛上以其显著的学术成就而著称,他不仅因诗歌、词赋、散文的杰出创作被载入史册,而且他的《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学术著作亦备受后世推崇。然而,尽管本书旨在成为一本普及读物,不打算深入探讨陆游的学术贡献,但对陆游诗作中描绘其学术生涯的部分,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陆游的诗歌中,描绘的学者形象以及他的读书生涯,在古典诗歌的广阔历史长河中,无疑展现出了其独树一帜的全面性与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