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面临的中国手机市场正日益激烈,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显得愈发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一方面源于国产手机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品牌价值的显著下降。
昨日,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至2025年第二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预计将实现小幅同比增长,华为与苹果品牌在市场增长中占据领先地位。
得益于iPhone 16系列,尤其是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促销活动,苹果公司在5月份成功实现了销售量的提升。
凭借降价策略,今年第二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迎来了两年来的首次攀升;与此同时,对比之下,华为(增速达到12%)的增长速度依然明显超过了苹果的8%。
苹果公司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选择,若不继续降低价格,iPhone还能吸引多少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
之前,iPhone16 Pro的128GB版型首次纳入国家补贴范畴,价格从原本的7999元下调至5499元,降幅高达31%。尽管这只是针对128GB版型(部分用户购买后选择第三方进行存储升级),但仍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这反映出苹果在中国手机领域仍具影响力,然而,在产品方面(当前智能手机的升级正逐渐走向同质化,创新空间变得有限),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已转变为用户是否最终购买的决定性因素。
更不必说,众多中国消费者早已不再将拥有iPhone视为身份的象征,他们更看重的是价格的实际优惠。因此,在理性消费的大环境下,苹果公司是否能在我国市场实现价格的大幅下调并使之成为常态,这成为了库克必须做出的重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