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在外交舞台上动作频繁,引起了广泛关注。首先,国防部长辛格在访问中国期间提出了“永久划界”的话题,随后,外交部长苏杰生也对中国展现了一系列友好的态度。这一系列举动背后,印度究竟是出于真心寻求和平的愿望,还是另有图谋?
辛格访华提划界
2025年6月,于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向中方传达了其意愿,希望制定一个长期的边界划分计划。该提议表面上看是为了促进和平建设,但同时也招致了对其实际目的的疑虑。中方并未直接拒绝这一提议,而是强调边界问题不应作为评判中印关系全貌的唯一依据。尽管在2005年,中印两国就“政治指导原则”达成了共识,然而自那时以来,边界框架的谈判始终未能取得进展,而且实际的边界划定工作也尚未开始实施。
印军现状显困境
印度媒体指出,大量中级军官相继递交了退休申请,原因涉及长期驻扎、家庭矛盾加剧以及体能衰退等多个方面。这一趋势反映出印度军队在长期驻扎期间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印度在抵制中国商品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本国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销售状况不佳,进而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并对企业造成了压力。
苏杰生改口示好
2025年6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苏杰生在采访中提到,中国与印度为邻国关系密切,同时对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抱有期待。随后,6月30日,苏杰生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明确驳斥了“印美合作以对抗中国”的说法,重申印度秉持“战略自主”立场,并计划在美中之间寻求一条独到的路径。这一立场与他以往对中国所持的批评态度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划界背后的考量
辛格提出的“划界论”表面上给人以友善的印象,然而实质上可能只是印度在寻求退路的策略。在莫迪政府时期,印度曾试图依赖美国,却不幸遭遇了特朗普政府对其加征重税的难题。目前,印度提出划界,可能是为了争取一些缓冲时间,并向国内民众作出解释。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作出承诺。
莫迪五国之行
辛格访华、苏杰生交底之时,2025年7月2日,莫迪启动了为期八天的五国之行,其中主要目的是出席金砖国家峰会。这一举措与美国先前对印度的“警示”形成了强烈反差。美国曾试图劝说印度减少对俄罗斯武器的采购,并降低在金砖会议中的活跃度,但印度此次却主动深入国际事务,似乎展现出了一种独立的思考。
中方态度与展望
中国期望目睹一个理性且愿意沟通的印度,并深刻记取过去五年两国交往中的摩擦与教益。只要印度能够言行一致,中国将保持开放态度。此次印度表现出的外交热情,其背后是真心求变还是临时举措,这一动向值得持续观察。
印度近期实施的外交举措对中印双边关系造成了明显冲击,关于印度是否真诚地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您的观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