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河南郑州郑东新区的如意湖畔华灯初上,流光溢彩。
游船缓缓穿行于波光粼粼的湖面,千年文明对话的序幕由此拉开——甲骨文的神秘符号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李白与杜甫的诗意交流穿越时空,少林武术的火焰柱与水幕交织,呈现出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此次“如意龙湖·船说郑州城市水上演艺”以12幕时空盛宴、360度全景剧场的形式,将河南厚重的历史底蕴,转化为触手可及、身临其境的现代文化旅游体验,为郑东新区的夜空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核心地带,有一座名叫如意湖的湖泊,宛如一枚精致如意的玉佩,静静地嵌入这座繁华都市之中。这条由人工开凿的运河连接着龙湖的水系,其形态堪称优美,然而在建成后的十多年间,它却始终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2024年的夏日,游客们在夜幕低垂之际,来到郑州的热门地标——“大玉米楼”千玺广场,惊喜地目睹了如意湖的蜕变,它凭借一场令人震撼的水上夜游活动,焕发出了崭新的光彩。
如意湖的蜕变,离不开河南新发展文旅集团的精心策划与布局。
河南新发展文旅集团在启动“如意·龙湖”文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经过对广州珠江、苏州金鸡湖、北京亮马河等地成功城市水岸文旅项目的深入调研,确立了一套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开发方案。该方案以“如意龙湖·船说郑州城市水上演艺”项目为开端,正式开启了郑东新区“两圆一带”(即如意湖、龙湖以及5.2公里的如意运河)文旅项目的宏伟篇章。
自2024年8月投入运营,该演艺项目迅速赢得了广泛关注,客流量平均高达98%。尤其在暑假期间,门票供不应求,成为市民和游客享受亲子时光的热门选择。今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精髓,创新推出了12幕跨越时空的精彩演出,打造了一个全面的文化时空体验圈。河南新发展文旅集团的品牌总监宋幸然这样介绍道。
6月27日夜晚,记者在亲身体验中观察到,借助全息技术、水幕光影效果以及真人表演的巧妙结合,这场演出成功突破了常规的观赏模式,使游客自踏上游船的那一刻起,宛如直接进入了一个沉浸式的剧场,得以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交流。
在“豫州腹地,天地之中”的解说声中,演艺之旅正式拉开帷幕。在“老家河南”这一篇章里,成千上万盏百家姓河灯齐齐点亮了湖面,二十八星宿的幻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照,仿佛勾勒出了华夏姓氏的根源以及古人对宇宙的浪漫憧憬。“诗词天地”这一场景中,由非玩家角色扮演的李白和杜甫,在水边吟咏着“月是故乡明”,借助数字化技术,千年诗魂在现代光影的映衬下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少林禅宗”篇章生动描绘了刚猛与禅思的交融,熊熊燃烧的火柱直冲云霄,与飘渺的水幕相互映衬,武术家的招式在全景影像中幻化为潺潺流动的墨迹,将中原武术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女士来自上海,她对这种水上演艺赞不绝口,“真令人惊叹!”她感慨地说,“在这里,我们不仅能体会到郑州的现代气息,还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温暖。”这场12幕的时空大秀,每一幕都深入挖掘并创新性地展现了中原文化,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领略到了华夏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如意龙湖·船说郑州城市水上演艺项目只是个起点。宋幸然向记者透露,在郑东新区“两圆一带”规划的指导下,长达5.2公里的水系正在从“生活秀带”转变为“黄金地带”。
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将依托“如意·龙湖”的主轴线,开展包括水上观光、休闲、娱乐、运动以及餐饮在内的多种业态开发,旨在塑造一个惠及广大民众、水岸互动、日夜皆宜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域。在这里,市民与游客可以沿着5.2公里的水系,尽情享受从清晨到夜晚长达十小时的悠闲生活。宋幸然表示,将来,民众可乘坐船只沿如意河游览美景,漫步创意集市,品尝独特美食,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领略“科技郑”“国际郑”“年轻郑”“文化郑”的多重风采。(记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