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负责人
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正式通过了被称为“宏伟而华丽”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并将其提交至众议院审议。其中,该法案的核心条款之一是对清洁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少。
近期,《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提到,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能源主导”政策导致美国正逐步舍弃可再生能源,转而大幅增加天然气、石油以及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地位相较于中国将进一步下滑。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了显著的领先地位,且这一优势正不断得以增强。在众多关键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我国均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领先实力。我国最大的汽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以及电子巨头均推出了能在短短5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完成充电的先进系统。
文章强调,“大而美”法案若维持现有形态,恐将导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偏离正轨。同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稳步迈向未来,美国却面临着被逐渐甩在身后的危险。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近期,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也加入了这场辩论,他发出警告称,“当前正犯下严重的战略失误,这将损害太阳能和电池行业,进而使美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变得异常脆弱”。同时,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对清洁技术领域保持高度关注的杰西·詹金斯也对此表示认同。他坚信,中国将率先成为全球电能使用领域的先锋,同时引领清洁技术的潮流。
文章指出,美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备领导全球的潜力。实际上,它曾一度扮演过这样的角色——美国人率先发明了首个实用的硅太阳能电池;约半个世纪前,全球首个风电场便诞生于新罕布什尔州;1979年,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白宫安装了光伏电池板……然而,目前美国似乎正逐渐偏离清洁能源的道路。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的负责人强调,美国将力推化石能源的经济模式,而中国则有望成为低碳经济的先锋。“美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未来将如何抉择?”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编译|李琳
签审|康炘冬 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