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山东省政府决定启动针对企业行政执法的规范化行动。该行动旨在通过强化线索搜集、案件卷宗审查、行政复议中的错误案件核实、行政执法中的重大案件(事件)监督以及线索移交等手段,集中解决企业执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对涉及企业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了17574次抽查,对866起复议纠错案件进行了核查,并对872件违规执法行为进行了纠正。
新闻发布会现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以“推动改革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们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在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些信息在现场被记者们获取。
山东省司法厅的副厅长田秀娟在介绍时提到,这次专项活动主要针对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以及违规异地执法和追求利益性的执法行为。这些问题被进一步细分为49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以便各级各部门能够对照检查。
该行动着重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共13个关键领域进行规范,针对罚没收入异常增长、行政执法问题突出、以及企业和民众反响强烈的三类重点区域,强化了规范工作的力度。
山东省司法厅的党委书记兼厅长杨增胜指出,山东省在创新管理方式上迈出了新步伐,实施了跨部门协同的检查机制。他们利用平台中的“计划匹配”功能,实现了对企业7天内检查计划的自动配对,从而实现联合检查。此外,他们还推进了“综合查一次”的改革,旨在打造跨部门协同检查的典型场景,以减少不必要的多头和重复检查。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涉企行政检查的“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的工作流程,旨在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杨增胜以实例说明,在实施企业扫码准入的过程中,山东省将行政检查、督察、督导等非行政性质的入企活动全面纳入了平台监管体系,实现了统一扫码准入。截至目前,山东各级执法部门共进行了15.1万次扫码入企检查,并通过联合检查等措施,为企业减少了1.1万次不必要的检查。
为清晰界定涉企行政执法的检查主体、检查内容和防止违法行为,山东省推行了“三张清单”制度,通过清单方式明确行政检查权的范围。杨增胜解释道,其中的“法定事项清单”旨在回答“由谁负责检查”的问题,对于缺乏法律依据的涉企行政检查项目,将予以彻底取消;而对于有法律依据的项目,则全部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开。截至目前,山东省政府官网已对外公布35个企业行政执法相关领域的信息,以及434项具体检查项目,确保了“清单之外不再进行任何检查”。
“检查清单”旨在解答“检查哪些内容”的疑问,具体规定了检查的项目及其具体内容。截至目前,山东省借助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已构建了512种不同类型的检查清单,其中包含1267个检查项目以及7962条具体检查条款,这些清单可以直接被各级执法部门使用,从而确保执法人员能够按照清单进行检查,企业则可以依据清单进行整改。此外,“一业一册”的行政指导清单主要提供合法经营的相关信息,旨在协助企业避免触犯法律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