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服药时只是随意喝些水便吞下,然而,切莫轻视服药这一行为,倘若用药方式不当,原本用于疗愈的药物也可能转变为危害生命的毒物。
来自宁波的浙江籍张先生,仅仅服用了几片药物,却使得他的食道布满了类似刀割的伤口,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01
几片家中常备药
引发一场“食道危机”
宁波一位名叫张先生的35岁男子,因喉咙不适,自行服用了名为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的药物。在服用过程中,他仅仅喝了一点点水,随后便急忙躺下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张先生便感受到了胸痛和吞咽不畅。他立即就医,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发现,他的食管黏膜上布满了溃疡。经过详细分析,这被确诊为因药物长期停留在食管内所引起的“药物性食管溃疡”。
药物性食管溃疡胃镜示例
事实上,在用药期间,若摄入的水分不够,药物有可能附着在食道内壁。以多西环素这种抗生素为例,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若在食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便可能开始损害黏膜。而采取平躺的姿势,则会进一步延长药物在食道中的停留时间,使得黏膜遭受连续的损伤,最终可能引发溃疡。
张先生正在服用的多西环素之外,四环素等抗生素以及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亦可能引发食管损伤和溃疡。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02
这些服药坏习惯,你占了几条?
患病之后服用药物是常规做法,然而,你是否真正做到了正确用药?这些常见的错误,你是否也遭遇过?
西柚汁、橙汁以及石榴汁含有某些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阻碍肠道与肝脏中特定酶对药物的分解过程,进而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量增加,浓度提升,从而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或其副作用加剧。
牛奶中的钙质与左氧氟沙星结合后,会生成一种人体无法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干扰药物的吸收效果,降低其疗效。
茶水与咖啡中富含茶碱及咖啡因成分,若以此类饮品作为某些抗抑郁药物、抗生素或茶碱缓释片的溶剂,极易引发中枢神经的强烈兴奋反应。
03
如何避免药物性食管溃疡?
避免药物性食管溃疡,要牢记科学服药“三要诀”:
喝够水:200毫升是“保命线”
适量的水,尤其是200至300毫升的温水,可以营造出类似“水流滑梯”的效果,从而加速药物在食管中的移动,减少其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适宜的水温大约在40℃左右,以免过热或过冷的水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
保持直立:30分钟是“黄金时间”
服用药物后,应维持坐姿或站姿,持续不少于三十分钟,以借助地心引力促进药物快速通过食道,防止药物因平躺或身体前倾而倒流并滞留在体内。
此外,在就寝前,患者需提前一个小时服用药物,以便药物能够充分进入胃部;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建议使用枕头将上半身抬高至45度角,以此降低潜在风险。
特殊药物需要特殊对待
温馨提醒:各类药品对水量、水温等条件各有要求,务必在服用前详加了解。服药后,请避免立即躺下,最好维持上半身直立姿势,至少等待半小时。
用药期间需留意身体变化,若发现吞咽不适、胸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者腹部疼痛等迹象,应立即就医,争取尽早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