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7月2日电,记者褚怡报道,联合国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自2023年起,全球正遭受着历史罕见的广泛且极具破坏力的干旱现象。在此期间,气候变化、土地及水资源的持续压力加剧,使得全球正面临着严重的干旱威胁。
该报告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等机构联合发布,针对2023至2025年间全球干旱热点区域,如非洲、地中海周边、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地,进行了深入剖析。报告全面探讨了干旱如何导致贫困加剧、饥饿蔓延、能源危机频发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报告指出,干旱可能引发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非洲某些区域正遭受严重干旱,东部及南部非洲的超过9000万人正遭受饥饿的严重威胁;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巴拿马运河的日均通航量急剧减少,这一现象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亚马孙河流域在2023年和2024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导致众多鱼类死亡,同时也影响了数十万人的饮水安全和交通运输。
报告指出,在2023至2024年间,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多处关键农业及生态区域出现干旱,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区域本已承受的气候变化压力。
报告建议各国提升对抗干旱的能力,这包括构建更高效的预警机制,加强干旱及其后果的即时监控,构筑更具抗灾能力的设施,以及加强国际间的协作。
丹尼尔·采加伊,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项目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指出,我们必须从被动应对危机的模式转变为主动构建韧性的策略,例如制定国家层面的抗旱预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干旱问题并非单一部门的责任,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且干旱现象并不受国界限制,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干旱已不再只是遥远的隐患。《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指出,这一现象已悄然降临,并且其严重程度持续加深,因此迫切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