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秦人贵族饮食差异大,你知道为何?

考古领域内,古人饮食习惯及其演变过程,吸引了学术界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

7月3日,记者从中科院大学(国科大)传来消息,该校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尚雪副教授及其团队近期在东周时期秦人贵族个体生活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发现,男性贵族在一生中主要以小米作为主食,并且他们的动物蛋白(即肉食)摄入量极高;而女性贵族的食物来源较为丰富,但相较于男性贵族,她们的肉食摄入量明显较少。

国科大团队携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进行了一项关键的考古研究。该研究依托于对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居安墓地的高精度稳定同位素分析,并融合了牙结石淀粉粒的证据。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自然合作期刊-遗产科学》这一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这一成果为探究东周时期秦国贵族的生活历程、解析古代人民的营养状况、社会结构以及饮食习惯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多学科科技手段协同分析

崔梦洁,该论文的首位作者,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她指出,居安墓地坐落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大居安村,通过考古学发现与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可以推断出该墓地与王官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居安墓地位置图。国科大 供图

本项研究主要针对居安墓地中的两座墓葬进行探讨,这两座墓葬分别属于两位年轻的墓主,一位是男性,另一位是女性,而女性墓中则伴有两位殉葬者。墓葬中出土的丰富随葬品以及殉葬现象共同揭示了墓主人的贵族地位,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个人一生中饮食的演变过程,该研究小组运用了来自多个学科的先进科技方法,实现了跨学科的联合分析。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的牙本质序列稳定同位素检测技术,研究者们仿佛在解读树木的年轮,能够以每年为时间单位,精确地勾勒出个体从婴儿时期到青少年阶段逐年饮食变化的详细路径,从而实现了对生命历程的高精度时间分辨率分析。

对牙釉质进行碳氧同位素检测,这一分析有助于揭示植物性食物的摄入情况,同时,通过分析其与当地水源的关联性,我们可以获得个体在牙釉质形成关键阶段(主要指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所居住地区的气候环境信息。

为了更清晰地界定植物性食物的具体类别,该研究对从女性贵族牙齿结石中提取的微小化石进行了淀粉粒的检测,从而为她们所摄入的植物种类提供了直接的证明。

这种涵盖骨、牙本质和牙釉质等不同组织,以及多个指标和同位素、淀粉粒等多样方法的综合研究途径,实现了从婴儿至成年的生命历程全面覆盖,为解读古代个体的生活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勾勒出一幅东周饮食图景

尚雪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提出综合分析的数据描绘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展示了东周时代,饮食文化受到社会地位和性别差异所界定的独特风貌。

古代吃食贵族名称大全__古代贵族吃饭

本项研究的牙结石淀粉粒分析图版。国科大 供图

男性贵族的日常饮食以小米为主,同时摄入大量的动物蛋白,他们的骨胶原氮同位素比值明显超过邻近遗址的普通百姓以及本研究中考察的女性陪葬者,这一发现与古代文献中关于肉食者多指社会上层人士的记载相吻合。

女性贵族的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尽管她们的社会地位相当崇高,然而,她们对动物蛋白的摄取量却显著少于男性贵族,甚至比她们墓葬中那位作为陪葬的女性还要低。

在女性墓主人的孩提时代,其饮食中植物性食物中,小麦、水稻等碳三(C3)类植物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大约在7岁左右这一比例达到最高点。通过对牙结石中的淀粉粒进行分析,我们识别出了稻米、大麦、小麦、粟、黍以及薏米的淀粉粒,这一发现揭示了其饮食来源的丰富性。

殉葬者的同位素分析揭示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饮食习惯。其中,女性殉葬者的饮食以小米为主,肉类摄入量最少,其骨胶原氮同位素比值与邻近遗址的普通百姓相仿,这表明殉葬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呈现出一种边缘化的生活方式。

记录个体成长的关键节点

在居安墓地的研究中,牙本质序列同位素数据清晰地描绘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饮食变化以及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所有个体都经历了从母乳喂养到断奶的转变,其中两位贵族的断奶时间大约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这一时期与《礼记》中记载的贵族哺乳期传统相符合。而对于那位女性殉葬者,其断奶时间则明显提前,大约只有一岁三个月,这种情况很可能直接揭示了殉葬者及其母亲所承受的不自由身份和社会地位。

断奶后进入童年阶段,个体们的C3类植物摄入普遍上升,然而,性别差异在饮食结构上开始凸显:男性贵族的肉类摄入迅速恢复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两位女性的肉类摄入相对较少,在此期间,女性贵族对C3植物的依赖尤为明显。

个体步入青少年阶段,也就是我国古代男女开始接受不同社会教育和肩负起各自责任的年纪,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于女性贵族来说,大约在七岁之后,她们的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小米为主,这一变化体现了她们社会角色的确立;而对于男性贵族而言,当他们即将达到成丁服役的年纪,他们的高肉食水平出现了短暂的下降波动,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测为他们在服役期间饮食来源发生了变化。

本项研究的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稳定同位素变化曲线。国科大 供图

通过女性贵族牙齿釉质中的氧同位素分析,我们发现她的童年生活区域气候比居安本地更为温和湿润。综合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推断这位女性贵族在早年可能经历了跨区域的迁徙。她或许是一位从东方或南方诸侯国远嫁而来的贵族新娘,这一情况反映了春秋时期常见的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联盟的策略。

个体饮食结构受系统塑造

尚雪指出,居安墓地的相关研究显示,食物的摄取不仅仅是满足生物的基本需求,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行为,它蕴含着个人的身份认同以及社会联系。

一个人的饮食结构在其一生中会因年龄、性别以及社会角色的不同而系统性地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贯穿于从断奶的婴儿时期、成长中的童年,直至青少年时期社会角色的确立,以及成年后可能的社会角色转变,每个生命阶段身份的转换都可能伴随着饮食结构的相应调整。

本研究通过观察个体在其生命旅程中饮食习惯的演变路径,彰显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重构古代社会变迁和追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显著优势与无限潜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