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给小鹏学到真东西了。
小鹏从大众那薅完成本管理,现在连小米的预期管理都薅了过来。
谁能想到,预售价和正式售价整整差了4万...
经过长时间的热烈期待,小鹏 G7 在今晚正式与消费者见面,该车型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配置选项,售价区间介于19.58万元至22.58万元之间。
基本上延续 P7+ 的打法,配置的区分非常的简单省心。
中配Max版相较于低配版,续航里程增加了100公里;而高配Ultra版则在中配基础上额外配备了一颗智能驾驶芯片。消费者在选购时无需与销售人员周旋,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出心仪的续航能力和智能驾驶功能,即可轻松完成购买。
除了确定价格之外,若在7月31日之前完成预订,小鹏汽车将额外提供多项实用的购车。这些包括:可选择两年免息贷款或5000元的选装基金、赠送价值8000元的NAPPA真皮座椅、5000元商城积分,以及备受消费者欢迎的物理遮阳帘等。
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补贴途径。小鹏的销售人员向脖子哥透露,他们能够协助我们设法获取在杭州余杭区难以获得的补贴。
几个星期前,脖子哥已经亲身体验过这辆车。坦白讲,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这个价位上,若能提供与众不同的极致舒适驾驶体验,这款车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销售成绩呢?
话不多说,大伙跟着我一起来看看这车吧。
G7的尺寸为4892毫米长、1925毫米宽、1655毫米高,相较于G6略大一些,然而其轴距仍保持2890毫米不变,推测其与G6、P7+等车型可能基于同一平台进行研发。
大家普遍能推测到,G7与之前的P7+并无二致,简而言之,它依然是面向家庭使用的,纯粹是家用,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家用。
在G7的选型上,小鹏汽车摒弃了追求极致风阻的设计理念,转而采用了传统的SUV造型,并未模仿G6车型所采用的流畅溜背设计。
那传统的SUV设计不仅提供了宽敞的后排头部空间,而且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后备箱的垂直空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 G7 把握住了这个优势,专门进行了设计。
它们在左侧设置了一根固定带,借此可以捆绑一把雨伞;而右侧则配备了一个小型的网袋。揭开盖子后,底部有一个约20厘米深的凹槽;虽然无法达到乐道定制冰箱的级别,但放置一个小型冷暖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块盖板的四个角落巧妙地融入了设计元素,每个角落都特别设计了插口,在商城中可以找到官方提供的固件,只需将桌腿插入这些插口,即刻将盖板变身为适合户外露营的餐桌。
尽管可能是因为注重后备箱的实用性能,但在G7的横向比较中,其前备箱的表现只能说是一般水平。
谈及外观设计,小鹏并未忽略其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这一事实,并且在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提供了相当不错的选配灵活性。
G7此次推出了六种外观色彩选择,四种内饰色彩选项,以及三种轮毂设计。然而,该应用程序中车漆色彩的挑选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参考价值,建议大家还是亲自前往线下进行挑选。
内饰方面,G7在本作中对P7+的简约风格进行了提升,巧妙地在多个细节处加入了木质纹理装饰板。
在中控台与扶手箱处的氛围灯区域,灯光照射在木纹饰板上,其效果显得尤为温润。同样,当手轻轻搭在扶手之上,也会情不自禁地顺着木头的纹理轻轻触摸。
小鹏G7的内饰设计颇具亮点,尤其是其座椅设计,实现了前后完全的平等待遇。
此座椅不仅在前排和后排均配备了通风和加热功能,还具备两大特色:一是座椅质地柔软舒适,二是拥有独特而精致的按摩功能。
嗯...对于柔软的描述,小鹏G7的座椅相较于G6在初期阶段显得更为柔韧,轻轻一按,座椅表面的皮革便开始出现褶皱,人坐上去便迅速陷入其中,而到了座椅的后半部分,它又能给予人体充分的支撑。
进行按摩时,目前许多汽车都配备了此功能。然而,坦白讲,一般气囊按摩效果并不理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G7车型中的气囊体积较小,因此在充气过程中,能模仿出类似机械按摩的手指按压感,确实能带来一定的舒缓效果。
小鹏汽车的后排设计巧妙,包含诸多贴心细节,例如配备了衣物挂钩;中央扶手处设有无线充电装置;中控屏不仅能够播放视频,还能调节前排座椅;此外,右侧后排还设有小桌板,这些功能都极大地提升了实用性。
内饰说完了,来到小鹏G7这次的重头戏,驾驶体验。
G7此次的驾驶感受确实相当奇妙,它并非我们通常所提及的那种充满驾驶乐趣的车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乏味。
尽管在发布会上对它的底盘进行了详细阐述,诸如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液压衬套等配置,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车辆的驾驶与乘坐舒适度,即便切换至运动模式以追求驾驶乐趣,这些配置对车辆的整体感受影响并不显著,车辆整体呈现一种柔软的质感。
这车真正值得说道的,是它的AR-HUD带来的新奇体验。
G7此次搭载了超大的AR-HUD显示屏,车道引导线几乎覆盖了你视野的大部分区域,再加上配备的SR仪表盘、两侧的无框后视镜以及中央的流媒体后视镜,驾驶体验仿佛置身于游戏之中。
看着屏幕开车。
确实,这样的描述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甚至让人感到一丝不安,然而,这正是G7所提供的独特驾驶体验,一种无需过多思考的驾驶方式。
为了提升驾驶员的“安心感”,小鹏在AR-HUD系统中增加了众多提示功能。
行驶过程中,若需变道,AR-HUD系统将呈现一堵虚拟墙壁;遇到鬼探头或轨迹异常的车辆,系统会以红色标记进行警示,提醒驾驶员注意;在复杂标线的路口,AR-HUD则会直接在相应车道上显示禁止通行的标志。
众多类似情况亦然,这一切的实现均需借助车辆自身的计算能力,因此,这也直接关联到了小鹏在芯片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小鹏这次首发了他们自研的图灵芯片。
搭载顶级的Ultra版本的三颗图灵处理器,总算力高达2250 TOPS,赋予G7设备独立思考的“大脑”。
何小鹏指出,G7 Ultra具备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能力,例如在雨天遇到积水时,它不会像普通智驾系统那样直接驶过,而是能够主动避开。又或者当后方出现救护车时,G7 Ultra能够识别并做出避让动作。
正是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力,赋予了G7的AR-HUD强大的助力,驾驶时借助智能驾驶功能,观察HUD信息就如同有了一位现场监工,无需再费心去揣摩智能驾驶的意图或应对复杂的交通状况。
但是,脖子哥这里得再说一句...
这些情景只是小鹏理论上的设想,在我们试驾时,智驾系统的版本尚未升级。此外,我们刚刚得知小鹏的最新动态,G7 Ultra搭载的三图灵芯片版本,用户购买后家中仅有一颗芯片,剩余的一颗需在10月份左右等待门店通知进行安装,属于待定产品。
然而,在此期间,G7 Ultra的智能驾驶功能以及AR-HUD等依赖大型模型的技术,并未达到完整形态,大家在使用时还需格外小心……
无论如何,小鹏G7的这种操作方式确实非常独特,将来若能像阿维塔那样配备上流媒体后视镜,再加上AI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我们驾驶汽车时就能仿佛成为钢铁侠,只需与“贾维斯”进行对话即可完成操作...
总体来看,小鹏G7这款车优点与不足相当突出。它在舒适性、空间利用上做到了极致,并且搭载了小鹏长期保持的行业领先智能驾驶技术。这款车型主要针对家用市场,并不强调驾驶的乐趣,与初代G6那种左右脑互相较劲的情况不会再有。
这不仅是继MONA 03和P7+采取走家用性价比策略之后的自然延续,而且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屡试不爽。
小鹏汽车刚刚宣布,仅用9分钟便成功预订了10000台新车,发布会结束后,何小鹏在集体采访中满脸喜悦。
这下,应该不会有人再质疑小鹏汽车未来的前景了。
尽管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小鹏近期却遭遇了有关产品质量的诸多传闻。面对销量激增带来的长远问题,他们能否妥善解决,将成为他们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