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居藏英烈!陈子涛故居旧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位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玉州路的一座老社区中,坐落着一座历经百年的民居院落,其修复状况良好,内部陈设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貌。这座老宅的楼梯显得异常狭窄,而在二楼的空间里,依然保留着众多一个世纪前的古董和旧式家具。此处正是陈子涛烈士的出生地。

陈子涛,生于1920年,系《文萃》杂志的三位烈士之一,堪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年代杰出的新闻从业者。1948年12月27日,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献身,终年28岁。

陈子涛侄子陈江提到,对我们年轻一代影响最深远的是二伯父陈子涛。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二伯父曾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工作,不幸在南京雨花台英勇牺牲。书柜中存放着他的众多著作,包括哲学、进步思想以及各式各样的小说等,这个书柜至少已有百年历史。在我父亲生前,他总是用两把锁将书柜牢牢锁上,因为这些书籍都相当珍贵,他会格外小心地加以保管。

陈江,一个地道的玉林人,他的父亲拥有两个哥哥,其中二哥陈子涛,这位烈士不仅是他的二伯,更是全家人心中无比敬重的先辈。每当陈江和亲友们看到老宅中的那些古董,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位家中尊贵的先辈。

陈子涛的堂弟陈家经提到,谈及家教的话题,人们总是强调要效仿子涛,对事业保持忠诚,并将他视为一种荣耀。

陈子涛的堂弟陈松表示,对于陈子涛的离世,我们深感悲痛。陈子涛始终坚守党的信仰,他成为了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

七十多年前,陈子涛英勇烈士以笔为武器,将党的声音、主张与号召,通过报刊文章广泛传播至民众之中,直至他英勇牺牲。即便时光荏苒,那些与陈子涛紧密相连的物品,依然保存得完好无损。

陈子涛的侄子陈江说道,这个箱子一直由他的父亲负责保存,他对待书籍非常爱护,极为珍惜。在他父亲离世之前,他们三兄弟在读书期间,闲暇时光总是以阅读为乐。自父亲去世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是他在负责保管这个箱子。我们心中都期待着,将来这个箱子能够发挥出它的价值。

陈子涛的亲属们每年都会特地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祭奠。与此同时,陈江也逐渐与陵园的员工们建立了联系,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将家中珍藏之物存放在此地的念头。

陈子涛烈士的家属期望将烈士遗留下来的物品捐赠至烈士陵园,以便让他的事迹得以广泛传播,让革命精神得以更佳地延续。同时,总台记者已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预先联系,期望能够共同见证并协助实现陈子涛烈士家属的愿望。

历史追寻 雨花台抢救性征集烈士文物

雨花台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英勇牺牲。在广西玉林,陈子涛烈士的家属们始终怀揣着对这段历史的深切缅怀,致力于将这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事物妥善保存,并最终将其献交给国家。

在采访过程中,总台记者还得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持续进行着与烈士相关的文物史料的搜集活动。

视频加载中...

近期,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员工持续致力于文物史料的搜集活动,他们足迹遍布全国20余省,成功抢救并收集了上千件与雨花台烈士有关的文物和史料。记者在现场亦目睹了若干与陈子涛烈士相关的珍贵史料与文物。

陈子涛,1920年12月28日,在广西玉林县城南门新地村降生,他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随着1937年全民族抗战的爆发,他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进入1939年冬季,陈子涛加入《广西日报》的行列,从此,他拿起笔杆,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用文字作为抗击侵略的武器。

在“七一”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南京雨花台的工作人员特地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精心搜寻了陈子涛在《广西日报》上所发表的文章资料。

周鑫玥,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策划处宣传策划科副科长表示,依据对陈子涛烈士革命生涯的深入了解,我们推测他在1940年至1941年间,极有可能在《广西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然而,由于扫描件仅以图片形式存在,我们无法进行检索,因此只能逐张放大图片,逐篇阅读,以确定每篇文章的作者。审视这些距今已有八十年历史的报道,我们宛如穿越时空,重返那段充满艰辛与英勇斗争的辉煌年代。

1944年,陈子涛抵达成都,加入《华西晚报》的行列,并开始向《自由画报》投稿。到了1947年,他负责编辑进步杂志《文萃》,为了逃避查禁,他身负皮包,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忙于完成稿件征集、审阅和校对任务。1947年3月,陈子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同年7月,陈子涛及其他同志不幸被捕,导致最后一期丛刊未能如期与读者见面。

跨越时空的信仰作文__跨越七十年的信仰力量

钟坚,中共玉林市委党史办公室宣教科科长,曾在1988年4月出版的《陈子涛烈士事迹专辑》中记录,他对两位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萃》工作人员坚定地表示:“若要入党,那自然值得赞赏。然而,请你们在决定之前深思熟虑,是否有准备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一旦被捕,你们能否保守党的秘密?你们是否能够始终如一地服从组织的安排?”陈子涛烈士以鲜血和生命之躯,铸就了一篇永恒的革命。他对党的坚定忠诚,将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效仿、继承。

1948年12月27日,陈子涛英勇捐躯于雨花台。据总台记者采访得知,关于陈子涛烈士,他在早期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所撰写的报道,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研究人员此前仅完整地找到过一篇,众人对此一直感到非常遗憾。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研究人员致力于使英雄事迹的细节更加详实,他们持续搜集与烈士有关的文献、文物和史料。此外,他们还计划亲自前往广西玉林,亲自接受陈子涛烈士亲属所托付的沉重期望。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处副处长胡卓然表示,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将他们偶然发现的,或家中所藏的与烈士相关的文物文献,以线索的形式向我们提供。这些资料将成为我们研究工作的核心素材,同时也是填补烈士生平资料空白的关键信息。

心愿汇聚 让历史物件重回归烈士“身边”

从广西的玉林到江苏的南京,无论是烈士的家属还是陵园的守护者,都致力于守护和发扬与烈士相关的历史文物。在今年的“七一”节前,伴随着总台记者的同行,双方的心愿得以交融,一些与陈子涛有关的物品得以重返烈士的“怀抱”。

视频加载中...

在记者的陪同下,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特地前往广西玉林陈子涛纪念馆的故居,他们逐一核对物品,最终接收到了与烈士有关的物品。与此同时,总台记者也亲临现场,目睹并记录了整个捐赠的全过程。

陈子涛英勇捐躯,年仅28岁,遗憾地没有留下子嗣。他的胞弟在世时始终珍视与陈子涛烈士有关的遗物。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史料和文物已转变为陈家后人的情感纽带。

王笑,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策划处文艺创作科的负责人表示,这些书籍主要涵盖陈子涛在青少年时期所阅读的内容,包括各类传统文化著作、西方哲学文献以及进步思想的启蒙读物等。这封信尤其引人注目,是陈子涛的弟弟陈家坦写给父亲的。信中陈家坦提及他的哥哥陈子涛,称他“为那些饱受饥饿之苦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多数人的生命和辛勤汗水,对家中几位成员有所亏欠,但我认为这并非罪过,更非耻辱”。这一行为彰显了陈子涛舍弃小家庭,为国家和大众利益着想的高尚情操。

陈子涛的侄子陈江表示,他们打算将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物品捐赠给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同时,他们还希望,陈子涛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能够被更广泛的群体所知晓,进而让这种红色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接着,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将这批新搜集到的物品运送至南京。抵达南京后,他们在一间研究工作室中,发现了一本充满历史与文学价值的书籍,书中详细记载了陈子涛投身新闻行业初期的重要经历。

胡卓然,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处副处长,指出:在最新收集到的1988年4月出版的玉林市文史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一段记载,提到1937年12月6日,邹韬奋等一批著名的爱国人士路过玉林。当时,陈子涛和同学们不顾夜深,特地邀请邹韬奋先生到学校进行抗战形势的演讲。演讲结束后,邹韬奋先生还特地单独接见了陈子涛,并在纪念册上留下了自己的留言和签名。这无疑极大地鼓舞了陈子涛选择职业的决心,同时也在他年轻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致力于进步新闻事业的种子。

随后,工作人员需对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执行信息提取、数量核对、尺寸量取、影像拍摄以及修复和暂存等操作。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策划处文艺创作科的负责人王笑表示,他们将通过广泛收集烈士的遗物,深入挖掘这些遗物的价值与意义,并将这些珍贵的史料应用于英烈的研究、陈列展览以及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两个心愿彼此追寻,信仰之光得以跨越岁月——从玉林市的朝露滴落至雨花台的夜空闪烁,心愿得以实现,信仰得以延续。

始终坚守初衷,历经百年征程,如何成为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陈子涛用毕生经历给予了深刻诠释。

现在,每当人们踏入庄重肃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都会在烈士的墓碑前稍作停留,用手去感受历史的温度,并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强大力量。

雨花台烈士陵园将不断收集更多烈士的遗物,深入挖掘其丰富的价值与内涵,使烈士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让烈士的事迹变得直观可感,确保红色基因得以代代延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