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地名。“长治”这一名称的由来,源自明嘉靖八年,当时潞安府的府治所在县因此得名,寓意着长久安定。该市下辖10个县、2个区以及1个县级市,这些地名有的源自官职,有的则取自吉祥之语......总之,长治的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城区
长治市城区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迹象在城西的壁头村和城东北的石槽村等地均有考古发现,这些发现揭示了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遗存。
1975年,长治市复为省辖市,同时成立城、郊两区。
1976年2月1日,城区正式建为县级区。
郊区
长治郊区的土地拥有悠久的过去。考古证据显示,早在距今一万年前,这里便有人类居住并繁衍后代。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这片区域属于冀州的版图。
潞城
潞城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了先民聚居的迹象。根据古史记载,在黄帝时期,炎帝的后代参卢便被封于此地,他在此建立了潞国。此后,他的后代便以“路”作为自己的姓氏。
长治县
春秋时期,此地属黎侯国管辖。到了明嘉靖七年,该地被划分为县,命名为长治县,并成为潞安府的治所。在长治县内,有一个名为八义村的村庄,其名由来是因为当年有八位义士在此劝阻赵括,不让他轻率出兵长子县各村的历史,然而赵括并未听从,反而将他们杀害。当地百姓对这八位义士的忠义之举深感敬佩,便将他们安葬并立碑纪念,因此该地被命名为八义。至今,当地仍存有“八义士谏赵处”的石碑。
襄垣县
此处曾是赵襄子修筑城池并驻扎军队的地方。在公元前260年,秦王对赵国发动了进攻,赵国的晋侯赵襄子便在甘水之北(即现今县城的北关贵江沟一带)修筑了城池。由于这座城池是由赵襄子所建,并且坐落在赵国的边界上,因此被命名为襄垣。
屯留县
屯留,这座古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夏商时期隶属于商州,其历史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自韩国时期设立县治,最初名为纯留,至唐武德五年,县城迁至获壁村,同时县名亦改为屯留。这片土地,红色底蕴深厚,是东北抗联英雄魏拯民的故里,上党战役的主战场便坐落于此地的老爷山,正是在这里,全国解放的号角就此吹响。
平顺县
嘉靖三年,青羊里石埠头人陈卿率领五万农民,为抵制明朝的苛捐杂税,发起了反抗运动。面对这场起义,明朝调动了数十万大军,耗时五年,直至嘉靖七年十一月才将其镇压。随后,为了巩固对青羊里地区的控制,明朝在嘉靖八年将潞城16里、壶关10里、黎城5里共计31里的土地划归,于青羊里设立平顺县,寓意“剿灭叛乱,地方安宁”。
黎城县
黎城,古称黎侯国。这里历史悠久,靳家街古文化遗址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事实,文明传承已有2700余年。塔坡西周古墓群的发掘进一步证实了黎城县作为古黎侯国的地理位置。而小寨村的冀南银行旧址,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更是被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源地。黎侯布虎这一民间手工艺品于1998年荣获国家邮电部的青睐,被正式选定作为虎年生肖邮票的图案。
壶关县
古县治北部有座百谷山,南部则耸立着双龙山,这两座山峰相互对峙,中间形成一道空隙,山势宛如酒壶,地形十分险峻,故以壶关口作为关隘,故此得名“壶关”。
长子县
在唐尧时代,将长子孙丹朱封于此地,因此县名得称为长子长子县各村的历史,与之相关的还有丹朱镇。精卫填海的故事中提到的发鹫山亦位于长子县。长子县是尧王的故乡,尧王的故乡便坐落于此,尧王的儿子丹朱便是被封于此地,封在了尧出生的丹岭。将长子朱封于丹地,因此长子亦被称作丹朱。长子还被称为陶乡,陶地正是尧王童年及少年时期生活与活动的地方。自古以来,长子及上党地区流传着“长子不出门”的风俗习惯,意指孩子们成年后各自成家立业时,长子不得离开祖屋。若是家中有人从事商业活动,大儿子便需留守家业。在长治地区的姓氏中,若有人名中带有“守业”二字,那么此人必定是家中的长子。
武乡县
武乡县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境内有武山和乡水。从新石器时代起,人类便在此地定居。根据1972年在石门村牛鼻湾出土的文物,这一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800年前。
沁县
沁县享有“冀州之门户、潞泽之咽喉”、“煤海之绿洲”、“北方水乡,中国沁州”的美誉。古称铜鞮的沁县,始建于公元前593年,自晋国灭赤狄部后设立铜鞮邑,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它是晋国羊舌氏的封地,西汉时期被设立为铜鞮县,北魏时期隶属于并州乡郡。隋朝初期,它归属于上党郡,后来又划归沁州管辖。唐朝时,它归属路州。宋朝初期,建立了威胜军。元朝初期,沁州之名被确立,明清两代沿袭至今。民国元年(1912年)改沁州为沁县。
沁源县
沁源,地处古冀州版图,得名于沁河的源头。此河源头有六个分支:其一,源自花坡乡的河底;其二,发源于王和乡的黑镇;其三,包括景凤乡的积善和正沟;其四,出自庄儿上乡的涧崖底;其五,来自白孤窑的马泉;其六,位于官滩乡的吉庆。这六条河流最终汇聚,形成了沁河的源头。沁源城关历来是州县的治所,虽然城址有所变动,但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无论地名如何更迭,总有一样东西恒定不变,那就是蕴含在每个地名中的美好寓意。通过这些名字,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以及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不得擅自更改或增删专业内容,确保文本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