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凤凰网科技报道,社交媒体上热议微信AI侵犯用户隐私的现象。众多网友指出,在使用微信搜索名字功能时,微信AI会搜集用户信息,自动构建个人简历,并附上包含相关信息的官方网站链接。
网友透露,若某人的名字在公众号的文章中被提及,那么该名字将在文章中以蓝色超链接的形式呈现。用户只需轻点名字,即可直接跳转至微信AI自动生成的“个人简介”页面,页面上还会展示所有提及该名字的相关文章。
有用户提出,为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应关闭微信中的个性化推荐及营销推送功能。微信支付和服务板块的“个性化推荐”与“营销推送”功能默认是开启状态,用户需要通过手动操作来关闭它们(操作路径:我的微信→服务→钱包→消费者保护→隐私保护)。
追溯至往昔,2025年2月15日,有微信用户察觉到微信搜索新增了“AI搜索”这一功能,并且开始使用DeepSeek-R1所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紧接着,在第二天,腾讯公司官方宣布,微信搜一搜在运用混元大模型来增强AI搜索能力的同时,已经开始对DeepSeek进行了灰度测试的接入。当时,微信团队明确指出,AI搜索功能仅会整合公众号以及互联网上的其他公开资料,绝不会涉及用户的个人资料和隐私信息。
然而,目前用户提交的反馈信息整合状况,已激起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疑虑。这一议题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