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据彭博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苹果公司的主要iPhone制造商富士康,已要求数百名中国籍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返回国内继续工作于其印度南部的iPhone生产工厂。至于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揭晓。
知情人士透露,该行动启动于大约两个月之前;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三百名中国大陆员工选择离开;目前,印度境内主要留存的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支持团队。相关报道指出,苹果公司的代表对此未作任何评论。富士康方面同样未对电子邮件中的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美国媒体指出,苹果公司的执行长蒂姆·库克曾对中国的组装工人技艺表示高度评价,他明确指出,正是这些工人的精湛技艺,是苹果选择在中国建立主要生产据点的核心因素,而非仅仅因为成本上的考量。
为了促进业务的快速拓展,富士康在印度派遣了众多富有经验的华人工程师,他们在对印度富士康员工的培训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印度从四年前开始大规模生产iPhone,目前其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然而,随着这些中国员工的撤离,苹果在南亚地区的制造业扩张策略可能遭受重创。
该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员工的离岗将推迟印度本土员工的培训进度,以及中国制造技术的迁移,进而可能引发生产成本的提升。同时,尽管这一变动不会对印度工厂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却有可能降低生产线的运作效率。
这位人士进一步披露,印度当局已经得知富士康公司正在将中国员工撤离,然而尚未掌握撤离的具体缘由;截至目前,苹果手机在印度的生产活动并未遭遇严重冲击。
2024年9月9日,正值当地时间,美国加州地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2024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iPhone 16系列正式与公众见面。影像资料来源:IC photo。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这一变化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并不适宜时机。因为该公司正计划与印度的制造合作伙伴共同提升iPhone 17的产量,同时富士康在印度南部正在建设一座新的iPhone制造工厂。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6年年末在印度制造面向美国市场的多数iPhone,然而这一举措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频繁指责。在5月份,特朗普再度发出警告,责令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否则将面临至少25%的关税惩罚。
然而,美国那高昂的劳动力费用,让iPhone在美国的制造变得几乎无法实现。根据摩根士丹利美国公共政策团队在5月底发布的分析报告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特朗普或许握有对外国生产的iPhone征收关税的法律权限,然而这一举措并不能对苹果公司选择海外生产的策略产生任何影响。
《纽约时报》先前报道,尽管苹果加快了在印度生产iPhone的步伐,但iPhone的大部分复杂部件,比如屏幕和面部识别技术模块,依旧是在中国进行组装。这些部件在完成所谓的“预装配”程序后,被运送至印度,并在那里完成最终的iPhone组装。尽管如此,尽管iPhone声称是在印度组装,但实则大部分组装工作仍在中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恰在此时,近期,英国《金融时报》驻旧金山商业记者帕特里克·麦吉在其新作中,回顾了苹果自90年代踏入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却提出了苹果“陷入中国困境”的片面观点,更是高调宣称“若无苹果,中国恐非今日之中国”的狂妄结论。
据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报道,在当地时间周三举行的一次活动中,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有众多中国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此观点提出了反驳。
若时光倒流,苹果是否还会作出不一样的决策?哈佛商学院的梅格·里斯迈尔教授持否定观点。她进一步阐述道,中国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生产高潮,若苹果未能抓住这一良机,恐难成就今日之辉煌。
里斯迈尔强调,即便缺少了苹果、特斯拉等美国知名企业,中国公司“依然”有望追赶上美国同行。此外,当前的中美商业互动并非仅让中国一方受益。
她指出,众多美企渴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其目的并不仅限于追求收益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意在通过这种方式,去掌握和洞察竞争对手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