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0月26日电,猪肉作为国人餐桌上的常见肉品,广受南北食客的青睐。在多种烹饪方式中,山西上党长子县的“长子猪头肉”独树一帜长子县特产,以其薄如蝉翼的肉片和清新的口感,成为当地一道著名的特色美食。近期,长子地区携手北京肉类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成功解决了肉类加工中的关键性问题,旨在将“长子猪头肉”这一地域特色美食推广至全国范围。
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流行吃猪头肉,但长子猪头肉却最为特色鲜明,有“味趋天然,薄似蝉翼,艳而不腻,清香凉爽”的说法。 王维宁 摄
长子县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据传系远古时代帝尧的长子丹朱所封之地,因而得名。在我国北方众多地区中,猪头肉是常见的美食,然而长子县的猪头肉却独具一格,享有“口感接近自然,薄如蝉翼,色泽诱人却不油腻,香气扑鼻,清凉宜人”的美誉。
据不完全统计长子县特产,长子县的猪头肉店铺每日平均耗费猪头达十几吨之多。若以每个猪头重量为13公斤来换算,那么一天就需要处理1000头猪。累积到一年,这个数字将超过30万头。这一需求显著促进了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据调查,焦家猪头肉被誉为长子猪头肉中最地道的选择,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清朝末期。
如今,南来北往的客人经过长子县都会专门品尝“长子猪头肉”这道上党名吃。 王维宁 摄
店主介绍,焦家猪头肉不仅继承了长子猪头肉的传统风味,还拥有四大独特优势。首先,选用上乘的新鲜猪头,保证了肉质的鲜美。其次,采用果木柴作为燃料,经过长达七小时的熬煮,烟尘较少,温度保持均匀,烹饪出的肉既肥而不腻,又瘦而不柴,口感脆嫩,熟而不烂。再者,利用一口古井的水进行烹煮,使得肉质色泽鲜艳,口感更加纯正。第四步,采用特制的帽片刀切割肉块,每一片呈现出红白相间的色彩,尺寸一致,既长且薄。
近期,在长子县政府的主导与协助下,一家企业携手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肉类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成功突破了多项加工技术难题,研发出专用的切片设备。此举打破了以往仅能依赖手工片肉的现状,为长子猪头肉实现了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地政府表达意愿,期望提升长子猪头肉的知名度,意图将其这一特色美食推广至全国范围,待条件成熟之际,计划为其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的旅客,在路过长子县时,都会特意品尝一下这道名为“长子猪头肉”的上党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