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于周五宣布,将恪守既定的人工智能立法计划,这一举措旨在应对超过百家科技公司共同发起的,旨在延缓欧盟人工智能法规实施的联合行动。
全球科技巨头,如Alphabet、Meta、Mistral AI和ASML等,持续向欧盟委员会施压,要求推迟实施《人工智能法案》,理由是此举可能对欧洲在人工智能这一快速崛起领域的竞争优势造成不利影响。
报道中引用了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尔的话,他表示:“我注意到了大量有关《人工智能法案》的报道、信件及各种言论。在此,我要强调的是,该法案并未停滞不前,既无延期,亦无暂停。”
《人工智能法案》是一项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制定的智能技术运用监管条例,它全面禁止了涉及“不可接受风险”的特定应用场景,比如认知行为操控和社交评分等。此外,该法案还对一系列“高风险”应用进行了界定,包括生物识别技术、面部识别技术,以及应用于教育、就业等领域的智能技术。为了进入欧盟市场,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必须对其系统进行注册,并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和质量保障责任。
另一类人工智能应用,诸如聊天机器人,通常被视为风险可控,同时它们在透明度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较少。
欧盟自去年起逐步实施了《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的全面规定预计将在2026年中期正式开始实施。(勃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