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重庆市民在社交平台上纷纷留言,反映城区里的绿化植被中,小叶榕树出现了大面积落叶现象,而且树干上密布着众多白色的小虫。这些虫子会落在人们的衣物和身体上,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据重庆市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已经接到了大量关于小叶榕树遭受虫害的市民投诉。
小叶榕大量落叶。图/社交媒体
当地居民反映,在重庆市的众多区域中,南岸区的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科的相关人员回应称,他们已经接到众多电话投诉,同时在巡查过程中也发现了相关问题。目前,通江大道、兴塘路、永宁路、雷家桥路、青源路等街道正在进行虫害的防治工作。
去年未曾遭遇如此严重的状况,然而近期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便是小叶榕,同时,我们科室正依照市级绿化管理部门提出的防治建议,积极开展虫害防治工作。那位工作人员阐述说,每年的虫害防治都是例行公事,并且会根据季节变化和防治要点来区分处理。今年春季的行道树养护工作同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榕树虫害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因此依旧采用了常规的治理方法。然而,受近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受灾情况超出了预期,导致今年的虫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这位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小叶榕叶子的大量脱落主要是由于褐斑白蚕蛾的侵害,这种蛾子并不携带毒性,只需轻轻拍打即可将其从身上驱除。然而,他还是建议市民外出时携带阳伞,这样既可以遮挡阳光,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止虫子接触到身体表面。目前,各区域正致力于本辖区小叶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们这边也将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每日持续巡查各路段,动态进行治理;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小叶榕的生长状况,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种植。
九派新闻报道,相关部门对于这次虫害问题已有提前的预警措施。据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透露,该院在6月13日便已发布了针对褐斑白蚕蛾的防治指南。指南中提到,在园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中,技术人员发现,在45%的监测点中存在褐斑白蚕蛾的侵害,这些虫害主要处于3至4龄的幼虫阶段。
技术人员经过调查发现,该品种第三代幼虫的危害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七月,此时虫害密度明显上升,且危害程度达到全年最高点,所以建议绿化养护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启动预防措施,以防止对园林景观的损害。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秦欣然 记者 李恺
编辑 王佳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