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中东部的气温异常闷热,简直与盛夏时节无异。即便是北京,也呈现出了与华南地区“回南天”相似的视觉效果。
网友拍摄到的画面显示,北京地铁站内的墙面和地面都显得湿滑,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回南天”的感觉。
实际上,北京所呈现的这种现象并不完全符合气象学上对“回南天”的定义。近期,北京地区持续经历着高温高湿的天气状况,这使得水汽在地面和墙体上凝结,许多市民因此误以为这是“回南天”,然而,这实际上更符合“桑拿天”的特征。
然而,这种炎热的“桑拿天”才刚刚拉开序幕。展望未来,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黄淮地区至华南中北部的广大区域将长时间遭受高温潮湿的天气,高温天数通常在5到7天之间。特别是黄淮南部至长江中下游的众多地方,气温最高可攀升至38℃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
在京津冀以及辽宁的部分区域,未来数日将因降雨天气而变得闷热,尽管气温并未过高,但闷热感却十分强烈。这些地区在夜晚的最低气温普遍在25℃左右,甚至更高,闷热气氛持续一整天。
在市区内,济南、合肥、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以及福州等地,未来数日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中东部大部分区域即将迎来连续的酷热天气,提醒各位在户外活动时务必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等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以防中暑风险。
在这炎热的气候中,众人渴望一场畅快的降雨。然而,这场雨似乎在进行着捉迷藏的游戏,忽隐忽现。尽管整体上以小雨为主,但某些地方却穿插着短时间内的强降雨,让人防备不及。
7月2日15点至16点期间,河北定州遭遇了高达76.4毫米的降雨量,广西隆安的降雨量也达到了47.9毫米,这两地均出现了强度较大的短时强降雨现象。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暖区对流。在炎热的夏季,某些地区常常拥有充沛的热量和水分,尽管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强降雨,却会频繁出现随机性强、影响范围有限的短时强降雨。这种现象使得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显得不均匀、杂乱无章,预测起来颇具难度。
华北的对流向东北方向推进。
未来一周,我国降雨将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雨带将横跨四川盆地、西北东部至华北、东北地区。这些区域将频繁遭遇较强降雨,甚至可能出现由暖区对流引发的短时强降雨。预计降雨量将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以及云南的西部和南部等地区,将出现中等至大雨的降水,部分区域可能遭遇暴雨甚至大暴雨,同时还会伴随短时间内的强降水、雷暴以及大风等剧烈的天气变化。
6日至9日期间,广泛地区持续降雨,上述区域将再次出现中等至大雨,局部地区可能遭遇暴雨,同时伴有强烈对流现象。因此,四川盆地以及华北东部、东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预计累积雨量较大,灾害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四川盆地西部,需特别关注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务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