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之后,Market Walk也应运而生。如今,漫步于菜市场,正逐渐成为众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消磨业余时间的新潮流。
提及菜市场,多数人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喧嚣的人声、油污的地板、潮湿且带有鱼腥味的空气。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现今的菜市场正逐渐变得更为宜人、智能,并且充满格调。尽管传统的柜台式经营模式依然存在,但柜台上的菜品却能够实现“云端追溯”的功能;那些地道的传统口味依旧方便寻觅,同时,那些看似“混搭”的新派单品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逛菜市场不仅是一种购物体验,更可能意外地邂逅读书活动、非遗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毫不夸张地说,不少菜市场已经转变成了集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仅仅依靠喜欢逛街,似乎不足以完全阐释年轻人对菜市场的热衷。在这个几乎所有事物都能在线上找到的时代,前往菜市场仿佛成了人们试图重塑生活社交圈的一次尝试。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那些构成生活周边的元素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例如街头叫卖的小贩、社区里的集体活动等。许多人对于“附近”的兴趣也逐渐减弱,不再那么关注自己小区的邻居数量,或是家乡街道上的新地标,转而更加关注网络上的公共话题,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虚拟网络和服务。举例来说,当我们打算购买某物时,通常不会直接踏入街头的小店挑选,而是首先想到的是启动手机中的即时配送应用程序,请商家直接将商品送至家中。
随着网络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却变得愈发罕见。快速满足的诱惑让人沉醉,规范的交易则带来安全感,然而,这一切却剥夺了人际间的温情、归属感,使得人们少了份安心,多了份无力。探讨如何重塑“邻里”关系,重塑个人生活领域,这并非无端感慨,而是关乎社会的重要议题。
在这场对“附近”的探寻之旅中,菜市场无疑是那个既近在咫尺又物有所值的所在。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它无疑是地道的“附近”,任何人都能轻松前往,任何人都能随意踏入。在那里,人们能够清晰感受到四季的更迭,触摸到生活的脉搏,体验到真挚的人情。或许你难以辨识蔬菜的好坏,在讨价还价时显得略显笨拙,然而,如此贴近生活的体验,即便是与陌生人的交往,也能让你感受到温暖与光明。这些多彩的经历与感受,激发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助力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洞察世界。
看来,去市场转悠虽是件小事,却同样重要。要重塑周边环境,我们亟需更多类似菜市场这样的微小、接地气的切入点。这或许是一处社区公园,亦或是一场特色集市,甚至可能是一间公共自习空间;我们坚信,这些元素将照亮生活的更多角落,激发出更多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