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政策立场上的差异持续扩大。特朗普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向鲍威尔施加压力,强烈要求实施大范围的利率下调。与此同时,鲍威尔在参加欧洲央行论坛时,首次公开表示,若非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美联储其实已经着手降低利率。他的这一言论揭示了美国当前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多重考量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政治压力与央行自主权之间所保持的微妙平衡。
特朗普施压升级,鲍威尔坚持立场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批评日益增强。在6月30日,他通过社交媒体发文鲍威尔称若无关税政策美联储已降息,将鲍威尔称作“太迟先生”,并指责美联储委员会全体成员因未降低利率而应感到羞耻。此外,特朗普还公开展示了一封亲自书写的便条,明确指示鲍威尔将利率调整至大约1%。随后,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朗读此信,表明特朗普认为鲍威尔的决策导致美国损失数千亿美元。
鲍威尔在葡萄牙辛特拉的欧洲央行论坛上对持续的政治压力作出了回应。在回答是否会因特朗普的批评而调整政策的问题时鲍威尔称若无关税政策美联储已降息,他重申美联储应当保持政治中立。他指出,美联储的宗旨是确保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以及维护金融稳定。此外,鲍威尔还明确表示,他希望将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交给继任者,这表明他打算完成整个任期。
关税政策成降息阻碍,货币政策陷入观望
鲍威尔在论坛上公开表示,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措施成为了美联储下调利率的主要障碍。他指出,若非关税政策的干扰,美联储目前或许已经实施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鲍威尔进一步阐释,在观察到关税的规模后,美联储选择了保持观望,因为绝大多数针对美国通胀的预测都因关税而大幅提升。
美联储目前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至4.50%的预定区间,这一做法已连续四次未作调整。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点阵图预测,预计到2025年年底,利率将可能下调两次。尽管如此,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将依据每次会议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不会对任何一次会议的结果提前设定限制或排除。他预判,关税带来的效应将在接下来的数月通胀统计中逐渐显现,美联储对此需预留更多时间,以便细致观察这些效应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