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雷军仅用7分钟介绍小米AI眼镜!这背后有何深意?

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在6月26日的晚间发布会上,雷军仅用7分钟时间对小米AI眼镜进行了展示。他没有像以往介绍手机或汽车产品那样,详细阐述其关键参数和技术细节,而是简要地向观众展示了这款眼镜在通话、摄影、人工智能、电池续航以及电致变色等方面的主要功能。同时,他还公布了三款产品的颜色选择和价格信息。

小米AI眼镜仿佛是为即将推出的小米YU7所预备的一道开胃小菜,然而,它却被雷军赋予了“便携式AI接入点”的战略地位。这种看似不协调的组合暗示着,小米认可AI眼镜在未来生态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但现阶段尚未做好全面投入AI眼镜领域的准备,决定性的竞争尚未展开。目前,小米的焦点是迅速在汽车领域确立地位,并将流量上的优势转化为品牌的影响力。

这款人工智能眼镜虽然销售表现不俗,然而随着首批尝鲜者的离去,小米目前的产品性能和定价策略可能无法保证销量继续保持在现有水平。

小米在AI眼镜领域的贡献,主要在于促进了该类产品的市场拓展。随着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业界巨头纷纷加入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内AI眼镜生产商开始投入市场,产业链逐渐完善,AI眼镜的市场前景将得以拓展,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我们坚信,在AI眼镜的未来竞争中,焦点将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如何持续降低成本、增强用户体验;二是如何将更多时尚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赋予其更丰富的科技潮流特性。

根据已公布的产品资料以及首批用户所分享的体验,小米的AI眼镜在性能提升、成本控制、外观造型以及AI技术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方能成功激发起大众市场的购买热情。

一、平庸的产品,强势的渠道

与小米手机、小米汽车、小米智能音箱的首代产品相较,小米AI眼镜的首代产品在表现上略显平凡。在价格竞争力以及产品性能方面,小米AI眼镜并未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拉开明显差距。然而,从市场关注度及实际销量来看,小米AI眼镜的表现明显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定价显然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的高度。在此之前,市场对于小米AI眼镜的定价预估大多停留在1500元以下,然而实际发布时,小米AI眼镜却分为三个等级:标准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售价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2999元。这样的定价超过了同类型产品雷鸟V3的1799元,并且与Ray-Ban Meta的299美元相近。这样的价格,若再加上眼镜镜片的花费,实在难以激起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在产品性能方面,除了高通AR1+恒玄2700的双芯片组合设计,小米AI眼镜在差异化方面具备两大特点:首先,它能够与小米手机无缝协作,在视频通话和直播过程中,直接激活小米AI眼镜的摄像头,从而展示出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画面;其次,该眼镜采用了电致变色技术,实现了四级的色彩变化,有效弥补了其外观设计平凡无奇所带来的识别度不足。

目前来看,仅有手机制造商及谷歌实现了这一点,然而华为、OPPO以及vivo尚未发布类似产品,谷歌则正努力争取更多合作伙伴,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工作。小米AI眼镜的问世,或许会催促华为、OPPO、vivo加快产品发布的步伐。与此同时,小米也有可能成为谷歌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伙伴。

在AI领域,小米的AI眼镜缺乏独特之处,主要展示了智能家电控制、图像识别问答、食物热量计算、即时翻译等特性。在产品介绍环节,该眼镜还具备通过语音控制小米手机进行拨号和设置提醒的功能。然而,这些功能大多已由小爱同学实现,且小米并未针对眼镜这一特定场景推出更具个性化的功能和服务。这是小米需要继续补强的重要一环。

小米AI眼镜的拍摄功能或许比AI本身更具吸引力。根据网络上的评测视频和图片,该眼镜在白天的静态环境下拍摄表现得到了较多好评,然而,在夜间拍摄以及动态场景中的拍摄效果则相对不尽如人意。这种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借助AI眼镜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进行直播,此外,小米还特别研发了Type-C接口,方便用户随时充电。

这款产品虽然不算特别出众,但自上市以来迅速走红,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备受关注。在京东平台上,小米AI眼镜上市短短12小时,销量便已超过万台;而实体店小米之家也吸引了众多前来体验的用户。这种销售量的激增,得益于小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销售渠道,他们成功推广了AI眼镜,扩大了潜在用户基础。

二、小米AI眼镜验证了三个定论

脱离品牌与渠道所推动的销售提升,在小米AI眼镜的此次尝试中,我们能够提炼出以下三个要点:

小米眼镜测评__小米眼镜是谁代工的

首先,供应链尚未达到成熟水平,无法有效支撑AI眼镜厂商大规模推广普及产品。一方面,小米将产品定价为1999元,业内分析指出其硬件成本大约在1290元左右,这表明整个硬件供应链的成本尚未实现降低。另一方面,供应链的技术整合尚不完善,AI眼镜在重量、功耗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其次,对一些明显优点的升级,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费者尝试购买。在小米AI眼镜的三款产品中,两款电致变色款式的产品在讨论度和热度上尤为突出。尽管电致变色款眼镜无法适配带有度数的镜片,且价格较标准版高出至少700元,但在小米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中,这两款眼镜均已售罄。在抖音平台上,我们看到的非科技博主展示的,也大多是这两款眼镜。

这表明,消费者在选购AI眼镜时,倾向于从AI功能、摄影效果以及时尚搭配等多个角度去挑选优势明显的方面,并且愿意为这些优势支付更高的价格。目前来看,在普通消费者眼中,时尚搭配这一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AI服务。2999元的彩色电致变色版产品价格,已经超过了Rokid Glasses、玄景M5等仅具备单绿色显示功能的AI眼镜产品。尽管如此,仍有消费者愿意为彩色电致变色功能支付额外的费用,而非选择与AI配合的单绿显示功能。

第三,AI技术的应用同样构成了构建竞争壁垒的手段之一。然而,在小米的AI眼镜产品中,我们并未发现大量超出基础AI体验范畴的应用。鉴于AI眼镜在硬件供应链、大型模型处理能力以及基础AI体验方面普遍存在同质化且尚未完全成熟的状况,即便是小米这样的企业,也难以迅速发现并利用差异化的创新点。以“查看支付”这一功能为参照,Rokid在上周刚刚与支付宝达成了合作,并推出了这一新功能;紧接着,在短短一周后,这一相同的功能便出现在了小米AI眼镜的功能选项里。

依赖强大的第三方所赋予的能力,AI眼镜制造商在产品功能上的独特性难以显现。然而,AI眼镜最终将成为软硬件深度结合的产物,其融合程度甚至可能超越智能手机。目前,诸如李未可等AI眼镜制造商已开始利用AI技术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致力于培育更适应AI眼镜操作的大规模模型以及更契合Agent交互逻辑的设计。

三、时尚设计和Agent会是两个竞争方向

综合以上三点考量,供应链的改善与提升需各行各业携手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在明显的市场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每家公司均有潜力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创新点。

我们坚信,外观的优化将是AI眼镜制造商未来行动的常规步骤。外观设计是最直观的吸引力,眼镜本身具有时尚配件的特性,能够展现佩戴者的审美和品味。小米AI眼镜的电致变色款因其能为用户增添科技与时尚感而备受青睐。鉴于此,AI眼镜相较于耳机,更适宜被塑造为智能饰品或科技潮流玩具。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际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为迅猛。Google首先与Warby Parker携手,签署了一笔高达1.5亿美元的联合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并推出了配备Gemini AI助手的智能眼镜;紧接着,它又投入了1亿美元的资金,成功收购了韩国潮流品牌Gentle Monster 4%的股份,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AI眼镜领域的合作关系。谷歌显然有意成为这两大潮流品牌的AI技术支持者,同时借助这一潮流趋势。

Meta与EssilorLuxottica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已经与Ray-Ban共同推出了三款眼镜款式,还成功获得了与Oakley和Prada的合作机会。目前,Meta已经推出了与Oakley合作研发的运动型AI眼镜。此外,Prada和Miu Miu品牌的眼镜也将应用Meta的技术。只是目前还不清楚他们合作的产品会在什么时间发布。

在我国境内,眼镜行业与智能科技行业需实现深度融合。例如,闪极公司推出的AI拍拍镜已与眼镜品牌LOHO携手设计,而博士眼镜亦与众多AI眼镜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眼镜市场将不再由单一品牌主导,这两个产业链的联合,有助于加速外观设计与智能功能的结合,从而使AI眼镜更加“迷你、轻巧、时尚”。这就表明,国内的科技企业必须寻觅那些具备前卫设计实力和潮流导向能力的企业或工作室,与之携手合作,共同投身于AI眼镜市场的竞争之中。

在这一阶段,开发出适用于眼镜使用的AI应用程序的体验,有可能成为某些AI眼镜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AI眼镜的交互设计更倾向于便捷操作和快速应用,而非全面的应用程序。李未可,一位AI眼镜企业代表,提出眼镜上的应用应以智能代理(Agent)而非应用程序(App)的形式呈现,并设想将拥有一个智能代理的商店。百度云也在对AI眼镜产品进行优化,将原本由应用程序整合的功能进行拆分,重新构建成一个AI应用集合。这种AI交互体验很可能会通过智能代理来实现。AI眼镜制造商在产业链分工逐渐明确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输出Agent功能作为其业务策略的一部分,这一选择或许将成为某些企业的市场策略。

在未来的发展中,围绕AI眼镜这一领域,C端的云侧与端侧很可能会形成新的协作模式,彼此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不再像目前这样界限分明。当然,像小米、华为等企业,他们的目标仍旧是构建一个与自身硬件生态紧密融合的Agent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底层系统功能。与此同时,一些AI眼镜企业将继续作为该系统的附属存在。

谷歌正致力于构建此类框架,国内亦呈现出类似的发展态势。若小米的AI眼镜销量持续攀升,无疑将加快这一趋势的发展步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那可是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所谓融媒体中心,它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而诞生的机构啦——将各种媒体形态整合在一起,长子县融媒体中心就是肩负着多方面使命滴。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