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了《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睡眠问题涵盖了夜间频繁起夜、夜间频繁醒来或清晨过早醒来,以及入睡困难等多种情况。在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群中,睡眠问题困扰的比例高达48.5%。
研究显示,若连续多日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不仅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而且对身心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睡眠不足会对大脑高级功能
产生负面影响
最直观的是,睡眠不足会损害次日白天的精神面貌,进而对工作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从事驾驶或高空作业的人员,这种影响还可能加剧人身安全的风险。
除此之外,缺乏前一晚的充足睡眠会损害大脑的高级运作能力。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一观点。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分成了三组实验对象:一组是保持正常睡眠的对照群体,另一组是连续七天每晚仅睡眠五小时的部分睡眠剥夺(PSD)群体,还有一组是完全睡眠剥夺(TSD),即整晚不眠的实验对象。
所有参与者均需先观看一系列图片,随后再阅读有关这些图片的正确与错误描述(如将红色图片误认为是蓝色)。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成员相比,TSD和PSD组成员更易受错误描述的影响,倾向于在回答问题时采纳错误信息。
该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尤其是彻底的睡眠缺失,会对个体在遭遇错误信息时的记忆力与判断力产生显著影响。
长期睡不够,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
睡眠对人体健康极为关键,短暂睡眠不足便可能对认知能力造成损害。若此类状况持续较久,将对身心健康造成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睡眠不足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持续活跃,这扰乱了血压的昼夜规律,使得夜间血压未能下降,从而增加了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风险值上升了30%。
睡眠不足的状况还可能对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现象被视为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的潜在风险。
研究进一步揭示,频繁遭遇的睡眠障碍与记忆力减退、认知执行力的削弱、语言运用能力的降低、视觉信息的构建及处理速度的减缓等现象密切相关。
持续的睡眠缺乏会提升死亡几率,并减少人们的平均寿命。根据悉尼大学的研究成果,睡眠质量不佳的女性和男性,其无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期寿命分别降低了1.80年和2.31年。
如何调整睡眠?
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努力维持内心的平和,以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失眠困扰,防止因偶尔的睡眠问题而引发过度的焦虑情绪。
本文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的标识为cctvnewscenter,内容涵盖了科普中国的综合资讯。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