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继续推动“倚美谋独”“以武谋独”
台岛时事评论员林明在接受两岸观察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他有意将台岛问题推向国际舞台,因此他反复强调台岛对于该区域的安全与和平贡献巨大。实际上,他的报告核心目的在于筹集资金,期望立法机构能够批准相关预算。恰巧的是,近期美国在台协会(AIT)的负责人谷立言也明确指出,这项军购预算必须获得批准。因此,双方似乎在唱和,美方期望台岛方面能缴纳更多的军购资金,赖氏亦积极响应美方,将台岛所能筹集的全部资金都交给了美国。
赖氏对于战争的天真与无知“更致命”
赖氏所提及的所谓“全民防卫”,实则是对社会实施近似战争状态的动员,意图实现全民武装。这体现在从教育体系对青少年植入“敌对意识”,再到绿营媒体持续宣扬“备战以避免战争”,以及基层社区建立“防灾指挥中心”并加强动员演练等方面。台湾《联合报》的评论指出,相较于前三讲中赖氏所犯的低级且愚蠢的错误,他在第四讲中表现出的对战争的幼稚和无知,或许更具破坏性。
统一联盟党副秘书兼文宣部长熊羿在接受两岸观察记者采访时透露,他持有一种类似于战争动员的见解。若你仔细审视,会发现这些观点其实是他先前论述过的内容,亦或是民进党过往提出过的政策,他不过是将其进行了归纳整理。然而,其中仍有不少他未曾提及的部分,有些他难以明说,甚至我认为是他有所保留,不敢明言之处。若你阐述得明明白白,众人便会心生畏惧,恐怕无人会真心赞同他的战争动员主张。
赖氏“十讲”有何政治意图?
赖氏的“十讲”系列目前已进行至第四讲。然而,前四讲的内容逻辑错乱,存在诸多缺陷,引发了公众的纠错热潮以及网络上的广泛嘲讽,甚至绿营内的知名人士也对此表示无法忍受,严厉批评赖氏的文胆为无才之人。尽管如此,赖氏并未改正错误,反而打算继续进行下去。至于原因,岛内的观察者们指出,赖氏举办“十讲”背后隐藏着险恶的政治目的。
林明正,这位台岛时事评论员,向两岸观察记者透露,他此行的目的是在7·26大罢免投票中激发民进党“台岛分裂基本教义派”的投票热情。他不在乎外界对其观点的误解,他更关心的是传达给他的支持者。只要支持者们感到满意,愿意参与投票,他就心满意足。因此,他并不介意现在有人对他冷嘲热讽或恶言相向。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显得荒谬,但在“独派”内部,这种观点已被他们内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会认同赖氏的观点,并在关键时刻投下罢免票。因此,我认为他的整篇演讲稿,那些不支持他的人可能会觉得颇具幽默感,然而,他的真正意图并非是为了向我们传达,而是面向那些“独派”的支持者。
赖氏“十讲”加剧台岛撕裂 引发广泛批评
赖氏为何亲自介入推动这场大规模罢免?目前,国民党与民众党在台岛地区立法机构的113个席位中占据多数,这两党联合对赖氏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制约。于是,民进党发起了针对蓝营民意代表的罢免活动,旨在夺回立法机构的领导权。而距离7月26日首次大罢免投票,仅剩三周时间。
分析表明,赖氏所提及的“团结十讲”,实则是对大罢免行动的一次广泛动员。那么,对于这一做法,台湾岛内的社会舆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朱立伦严厉指责赖氏的“团结十讲”实质上是“造谣十讲、乱台十讲、恶霸十讲、斗争十讲”。他指出,赖氏对于台湾定位、历史观点以及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的理解,均源自其“台岛分裂”等主张,这才是赖氏内心真正的声音。
台湾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赖氏的每一次发言要么是在撕裂社会、指责内部敌人,要么是在制造谣言、散布虚假信息。他们尖锐地指出,团结已经沦为赖氏斗争的掩饰。甚至美国《纽约时报》近期也发文,批评赖氏的言论越发激进,加剧了台湾的分裂态势。
这些出租车司机以及旅游业从业者,他们对大陆游客的到来抱有期望,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抱有期望,然而你却持续这样做,未能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现在却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斗争之中。所谓的“团结十讲”,在大家看来显得极其讽刺,表面上看似团结,实则处处都在宣扬分裂,无论是两岸之间的分裂还是岛内的分裂,都被人为地划分开来,换言之,这种做法极为恶劣。
赖氏长期目标是建构“台岛分裂”理论
分析显示,赖氏的短期追求是大规模罢免,但其长远意图更为令人担忧。统一联盟党副秘书及宣传部负责人熊羿透露,其长远目标在于构建“台岛分裂”的理论体系,这被视为他迈出的关键一步,因为在此之前尚无任何完整以台岛地区领导人之姿从事此类活动的先例。我认为这将释放出极为不良的信号,实则相当危险,对两岸关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朱若梦,央视总台记者:看似宣扬“团结”,实则导致社会分裂加剧。民进党当局引发的矛盾、分裂和冲突,使得整个台湾岛社会陷入混乱。这正好说明,“台湾岛分裂”是台湾岛面临的最大灾难。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言,赖氏的“台独”企图越强烈,“毁台”行为越严重。唯有坚决抵制、有效遏制“台湾岛分裂”,才能确保台海和平得到真正维护,让台湾岛民众得以安心生活。
制片人︱孙岩峰 章林
记者︱张雪松 朱若梦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