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公司竟将MBTI测试设为招聘硬性标准?这是就业新歧视?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7月3日,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抱怨,指出贵州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制求职者完成550道题的MBTI性格测试(此处简称MBTI测试),未完成此测试者将无法进入面试环节,而且该测试成绩被该公司设定为筛选应聘者的关键标准。“外向型人格者显然不受欢迎”“我们更倾向于招聘内向型人才”“外向型员工离职(可能性)较大”……此类言论出自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口吻,激起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这难道是就业领域的新形式歧视吗?”

网友吐槽求职遇MBTI,记者实测企业拒录E人

网友“鲨鲨”向《上游新闻》记者透露,在应聘贵州筑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个运营职位时,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求她先进行一项MBTI性格测试。这让“鲨鲨”感到困惑。原来,HR曾明确表示,他们将依据MBTI测试结果来严格筛选人才,并且特别指出他们希望招聘具有“ISTJ”性格特征的员工。“如今求职还需与MBTI性格相契合吗?”第一次见,有点离谱。”

网友发帖称第一次遇到应聘要求做MBTI测试 网页截图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即MBTI测试,是一种基于自我报告的人格评估工具。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后,该测试会根据四个核心维度(包括外向与内向、感觉与直觉、思考与情感、判断与知觉)对个体性格进行分类,共分为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测试结果显示为四个字母所组成的序列,例如该公司所提及的“ISTJ”这类员工类型,便代表了他们属于内向、偏好感觉、擅长思考和具有判断力的人格特质。

4日,上游新闻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与该公司取得联系,亲自体验了招聘过程。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田女士(以下简称HR)表示,求职者必须首先完成550道MBTI测试,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招聘流程。她强调:“如果不完成这项测试,我们之间就没什么可谈的。我们进行的测试是国内最为专业的,旨在评估求职者的执行力、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承担这项测试的费用同样不菲,每人需支付99元,"我们担心招到不适合的人。公司需要的是内向型员工,对外向型员工则不予考虑,因为外向型员工跳槽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耗时将近一个小时,仔细地解答了550道MBTI心理测试题目,结果显示这些题目主要涵盖了职业倾向、个性特点、内在动力、个人长处以及价值观念等五个核心维度。在“职业动机”这一部分,试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工作并非仅仅为了金钱,而是源于情感上的需求”,对于这样的问题,考生需要在“完全不符、偶尔符合、基本符合、多数符合、完全符合”这五个选项中作出选择;“职业优势”这一题目则会这样提问:“A.我倾向于与他人协作,B.我乐于为他人提供服务”,考生需在“A非常符合、A相对符合、中立、B相对符合、B非常符合”这五个选项中进行挑选。

涉事公司HR称“E人肯定不要” 受访者供图

针对记者所呈现出的典型的“E人”特质,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明确指出,记者并不适合该职位。她进一步阐述道,企业在评估时会特别关注测试结果中的工作态度和薪酬期望。“工作态度得分高意味着愿意加班,得分低则意味着不愿意加班;薪酬期望得分高表示愿意接受较高薪资,得分低则意味着更倾向于追求安逸生活。”她强调,企业所需要的是那些愿意加班且愿意接受较高薪资的员工。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坦言,尽管测试结果并非完全精确,然而它们与实际情况“非常贴近”。

心理学专家:MBTI测试结果易失真

将MBTI测试结果作为招聘的硬性条件,这种做法甚至带有明显的人格类型偏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贵州招聘吧_外卖平台招聘拒录_

该企业要求完成的MBTI测试题 页面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关“MBTI求职速成指南”和“教应聘者伪装MBTI性格”的攻略文章并不罕见。一些求职者甚至以幽默的方式调侃道:“面试时被问到MBTI,领导们喜欢哪种人格,我能扮演吗?”还有网友直言不讳地指出:“MBTI这个玩意儿会变化,我每隔一段时间测试结果都不一样,简直没有可信度可言。”

陈志林博士,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专家,同时也是英国心理学会的特许心理咨询师,他指出,MBTI在招聘过程中并不能被视为非常可靠,这是因为该测试的成果往往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陈志林指出,MBTI测试是一种“类型论”的评估方法,它将人们划分为固定的几种类型,然而,现代心理学更倾向于采用“特质论”的方法,例如大五人格理论来评估个人特质。在“类型论”的测试中,如果求职者事先掌握了测试的原理,他们可能会故意选择所谓的“理想答案”。有些求职者为了与岗位要求相吻合,会主动去迎合企业的期望。比如,在应聘销售岗位时,他们可能会刻意展现出外向的一面,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与他们的真实性格特征不符。陈志林指出,在学术领域,MBTI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存在较多争议,特别是在预测工作表现方面,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仅凭MBTI进行招聘是不科学的。

MBTI测试在当今求职领域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公司倾向于利用它来迅速简化选拔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的所谓科学手段减轻招聘决策的负担。然而,他提到,MBTI测试往往忽视了人格的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而且测试结果也容易受到答题者当时情绪和状态的影响。这种对个体进行“贴标签”的做法,可能忽略到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中所展现的行为多样性,甚至可能导致诸如“内向性格者不适合担任管理职位”等固定思维的产生。

陈志林明确表示,MBTI在求职过程中仅起到“参考题”的作用,并非决定职业走向的“判决书”,最终职业发展还是由个人的持续努力和能力所主导。

资深HR:完成550道题才进行下一步的应聘很荒谬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近期频繁出现将MBTI测试结果作为招聘条件的现象,如“E人勿扰”“P人请回避”等。企业纷纷利用网红流行的性格测试来选拔人才,那么,在职场招聘中使用MBTI测试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呢?针对这一疑问,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拥有12年HR经验的唐静女士,她曾供职于猎头公司,目前担任ZOEY求职咨询工作室的负责人。

唐静表示,当前MBTI测试在求职过程中被广泛采用,观察整个招聘过程,该测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实际上,不同的职位确实能够与某些符合MBTI性格特征的人才相对应,若能在初期实现精准匹配,则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培训开支,并降低员工离职率。

MBTI相关字母解读 网络图

众多企业,约六至七成,采纳了MBTI测试作为招聘环节的常规手段。这一做法旨在提升人才筛选的效率,同时亦作为衡量人才与岗位契合度的一个依据。然而,唐静对此明确表示,必须先完成550道题的MBTI测试,才能进入面试阶段,这种做法在企业层面显得颇为荒谬。

题目数量存在不妥,目前多数企业所设题目大约在几十道左右。再者,企业仅依据测试结果就断定求职者是否可能离职,是否适合该岗位,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充分依据。这样的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若直接以此作为评判求职者全面素质的标准,则显得过于片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助理研究员施婧葳表示,企业对劳动者进行MBTI性格测试并不违背劳动法规,然而,若将测试结果与招聘决策直接关联,则显然是对特定性格求职者的不公平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