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凭借卓越的智慧与灵巧的双手,打造出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和创造,成为了我国古代工匠中的佼佼者。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鲁班工坊,犹如一座座指引方向的灯塔,肩负着大国工匠精神与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将知识和技能的璀璨光芒传递至全球各地,助力多个国家培育出高技能人才,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别,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在鲁班工坊中的指导。这一幕被新华社的记者郑开君用镜头记录下来。
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内,一座散发着现代气息的洁白建筑显得尤为突出,它便是中亚地区首个鲁班工坊。该工坊专注于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的教学,自投入使用以来,为当地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据悉,工坊内部装备了数字水准仪、智能全站仪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等高端测绘工具,这些设备为教学与实际操作提供了稳固的硬件基础。它们成功解决了过去测绘周期冗长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
《俄罗斯报》对塔吉克斯坦的鲁班工坊给予了极大关注。据悉,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工程测绘教研室的主任乌马尔忠・托沙耶夫在访谈中感慨万分,他指出,现代化建设中的诸多难题的攻克,离不开精确的数据分析。若缺乏准确深入的数据分析,我们便无法构建出高品质的建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的鲁班工坊已经配备了所有先进的设备。学生们对那些高端设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激动地说:“这些设备的精确度令人叹为观止,数据处理的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前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一天就能得到结果。”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塔吉克斯坦的鲁班工坊设立以来,已有1500多名来自中亚地区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此接受了全面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培训。俄罗斯媒体观察到,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塔吉克斯坦确立的战略目标之一,而中国正积极制定多种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塔吉克斯坦培育工业化所需的专业人才。Asia Education Review网站还提到,鲁班工坊在帮助塔吉克斯坦解决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工坊提供的工程学、建筑学、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业课程,与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和工业发展需求高度吻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采访时提到,鲁班工坊这一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在海外建设项目中面临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居民的就业。
在非洲的吉布提,亚吉铁路线上,列车往来穿梭,不仅运送着各式各样的货物,而且为当地的年轻人带来了无尽的梦想与希望。随着亚吉铁路的正式运营,当地对于铁路技术人才的渴求变得尤为迫切。2019年,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吉布提工商学校以及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创立了吉布提鲁班工坊。该工坊在吉布提工商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此举在吉布提填补了铁道类相关专业的空白。
奥斯曼,一位来自吉布提的青年,自幼便居住在铁路沿线,他的心中早早种下了对铁路的向往。鲁班工坊的设立,让他的梦想得以变为现实。“当我得知我国也开设了铁道专业,我仿佛置身梦境。”奥斯曼兴奋地表示,如今他已加入亚吉铁路运营管理团队,成为一名工程师,“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自吉布提设立首个鲁班工坊以来,肯尼亚、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加纳等国家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的工坊。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在非洲地区建立了超过十家鲁班工坊,为众多青年提供了实现职业理想的平台。肯尼亚的Capital News网站消息指出,非洲众多区域迫切需要加强年轻一代的技术与技能培训。然而,基础设施的滞后、师资力量的短缺、行业参与度不高以及研究资金的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不断阻碍着非洲职业培训的进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鲁班工坊”的诞生,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鲁班工坊的辐射范围持续扩大,照亮了全球多个大洲的土地。最新消息显示,4月份,美洲首个鲁班工坊将在尼加拉瓜迅速设立,旨在增强尼国青年的技术能力,支持尼加拉瓜政府推行“减贫战略”,并服务于当地中资企业的成长,同时为深化中尼两国在文化和经贸领域的交流贡献力量。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的,鲁班工坊作为我国向世界展示的职业教育模式,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储朝晖指出,面对鲁班工坊的未来走向,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其本质属性、发展源泉以及所需要素等。各方应积极发挥创新精神,整合运用各种资源,提升效率,助力鲁班工坊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海外网 张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