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6月30日发布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期报道,美国政府实施的“过度扩张性财政政策”等举措,正引发对美元资产作为全球“避风港”地位的广泛质疑。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们对美元资产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是否还能作为全球避险工具持有疑虑。以下为文章摘要:
美国政府宣布执行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全球股市随即迎来大规模的抛售潮,与此同时,美元汇率却并未如预期般上涨,反而出现了下跌。这一现象与通常情况下“市场恐慌时资金会流向美元”的规律相悖。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助理教授萨罗杰·巴特拉伊指出:“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市场风险溢价的上升,进而推高了美国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并导致美元价格走低。”
目前,美元的汇率已跌至数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导致投资者对美国财政的持续性以及美联储的独立性产生了更为深重的忧虑。
美国财政政策的过度扩张或许会引发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吸引力的重新考量。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伯拉指出,若此情形成真,再加上白宫对美联储的控制——无论是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指派一个傀儡来取代他,都将使我深感忧虑。
美国杜克大学的经济学专家安娜·切斯拉克指出,当前美国正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是财政赤字的困扰,其次是政府有意减少资本账户规模并推动美元贬值,再者,美联储的继任人选尚不明朗,其独立性也受到质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正在逐步削弱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