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记者得知,自武汉BRT开通以来,其服务范围始终局限于武昌地区。6月28日,武汉地区最后的一辆铰接式公交车沿着当年64路双层巴士的观光线路,展现了其最后的迷人风采。
郑亮,中国双源无轨电车工作部副主任,同时也是活动的组织者,他对九派新闻表示,为了提升电车爱好者的体验,现场展示的扬子江威龙客车是通过将BRT1路516B2127号车进行集电杆加装改造而成,完美展现了该车型在设计上的全部风貌。
【1】七十余名公交迷参与巡游
九派记者在集合现场目睹了,不同年龄段的电车爱好者纷纷现身。他们携带各自的摄影工具,对即将退役的武汉铰接车进行拍摄,捕捉扬子江威龙最后的壮丽景象。
来自上海的电车爱好者小刘向记者透露,五年前,他对公共交通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捕捉到公交车的精彩瞬间,他特地购买了一台索尼品牌的相机。
通常情况下,他与好友在群内畅谈,约定前往不同城市感受并记录公共交通,而此次乘坐航班抵达武汉,参加扬子江威龙纪念活动,他发现现场人数远超预期,人数众多。
巴士爱好者相机里的扬子江威龙。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陈南嘉
小涂,这位武汉本土的电车爱好者,在记者的访谈中透露,他每天往返于青山区与东西湖区之间,上下学时乘坐地铁颇为不便,于是他选择了乘坐武汉的公交车。他对武汉公交系统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常与朋友们一起组织活动,进行拍摄。
此次,他得知了铰接车辆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惋惜,于是迅速决定报名参加了此次的纪念仪式。
有一位小朋友在奶奶的陪伴下对公交车情有独钟。他手持手机,穿梭在众多大哥哥之间,忙着拍摄其他爱好者带来的公交车模型。据家属透露,自三岁起,孩子便开始陆续参加各种公交活动,热衷于“电车追逐”,家中还收藏了三款类似的公交车模型。
公交车爱好者在拍摄各类模型 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陈南嘉
【2】在校生受邀绘制钥匙扣、地图等公交文创
在铰接车游园活动中,郑亮向游客们讲述武汉扬子江巴士的兴衰历程,期间不时发起提问。无论是对答如流者,抑或是积极参与者,均能赢得活动专属的纪念品。
九派新闻报道,该系列周边产品系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孙某与代某联手设计。孙某向记者透露,她们精心打造了大约五款以公交车为主题的钥匙扣文创产品。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郑亮提供的公交车实景照片。作品以公交车为核心,巧妙融入了车辆行驶路线上途经的著名地标,例如黄鹤楼。此外,还融入了武汉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江豚和樱花等。
另外,那幅用于集章的巡游地图亦是由这两位少女共同构思而成。每当扬子江威龙号船抵达某个地点,她们便会为每一位乘客加盖一枚印章。
小孙在活动现场分发自己独立设计的文创产品,她表示,这次的经历颇为新颖。她未曾料到,现场聚集了众多热情洋溢且年轻的巴士爱好者,这让她首次接触到了巴士迷这一群体。此次的设计任务对她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让她对公交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定制的文创周边钥匙扣。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陈南嘉
扬子江威龙的动力不足,导致公交车内的空调风力不强,司机和乘客不得不打开大部分窗户来促进空气流通。背负着沉重的摄影设备,这些巴士爱好者尽管浑身是汗,但他们的热情并未减退。“今天早晨天气不错,虽然清晨下过雨,但好在活动开始前雨已经停了,我们得以在明媚的阳光下出发。”郑亮如此说道。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陈南嘉 记者 涂宇轩
编辑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