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生于1913年10月16日,逝于1992年6月28日,本名钱秉穹,祖籍浙江湖州,诞生于浙江绍兴,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及原所长职务。
钱三强,源自浙江湖州的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钱玄同,乃我国近现代知名的语言文字研究专家。钱玄同早年远赴日本深造,曾担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钱三强本名秉穹,这个名字寓意着“性格纯真,志向高远”。
1930年,钱三强年仅17岁便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深造,有幸成为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和萨本栋等知名教授的弟子。1933年,钱玄同亲笔题词“从牛到爱”,寄望钱三强能够继承牛的“牛劲”,勤奋不懈,朝着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迈进。“钱三强将‘从牛到爱’这四字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铭言时刻激励着他前行。在1936年,他受聘成为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得力助手。”
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钱三强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悉心指导下,迅速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他成为了首位荣获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的中国学者,并且受聘担任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
众人普遍相信钱三强夫妇将留在欧洲继续科学研究,然而,他们内心深处的科学救国理念驱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到祖国,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昌盛。1948年,钱三强向中共在欧洲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迫切希望归国的愿望。
钱三强对中科院的创立及新中国科技领域的进步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组织才能对中科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仿佛是“创制礼乐”。他提出以苏联和法国科学院为参照,创建我国自有的“国家科学院”。他参与制定的《人民科学院设立草案》勾勒出了科学院的基本结构,为科学院的筹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钱三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党中央作出决策,旨在壮大我国核实力,钱三强受命负责勾勒原子能发展的蓝图。1956年,以推动核武器研发为核心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应运而生(后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钱三强被委以重任,担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部长。1959年6月,苏联决定单方面终止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并撤回了所有专家。在此危急关头,钱三强挺身而出,肩负重任,成为了我国核弹研究技术领域的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
1992年6月28日,这位杰出人士在北京不幸离世,享年79载;1999年,他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追授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