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
上海,历经百年风华,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诸多关键历史时刻在此上演,亦深刻铭记了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民众的顽强与坚韧精神。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工业的摇篮、远东地区关键的金融枢纽,曾经被誉为“东方巴黎”。今日的上海,以其开放和包容的精神风貌,傲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那么,过去的上海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我收集到了一些民国时代的上海明信片,数量超过二十张,它们描绘了近代上海独有的城市景观和人文风情。黄浦江、外滩、南京路、外白渡桥等地标,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这些明信片见证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刻。老照片的搜集实属不易,因而更显得珍贵。
民国年间,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地带呈现出一幅独特的画面。眼前可见的是外白渡桥,桥头的三角形区域被命名为“公共公园”。对岸的外滩高楼耸立,而黄浦江上,各式大小船只往来不息,穿梭其间。
民国年间,位于上海的吴淞路展现出一幅繁华的街景画卷。街道宽广且笔直,延伸至远方,望不到边际。一辆有轨电车缓缓行驶其中,车头处那位身着白色制服的司机身影清晰可见。往昔的吴淞路上,商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在民国年代,上海市政府的办公大楼落成于1933年,其建筑风格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设计,显得雄伟而壮观。
苏州河面波光粼粼,外白渡桥巍然横卧于河面之上。桥畔那座高耸的建筑物便是上海大厦,曾被誉为“百老汇”大厦,始建于1934年。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苏州河的景象,在视野的远方,一座灰白色的巨大桥梁横跨河面,那是著名的四川路桥。桥头的灰色建筑便是上海邮政大楼,该楼始建于1924年,其楼顶之上,一座钟塔高耸入云。
位于上海的这座豫园,乃民国时代的建筑,其景致古朴而自然,与今日之景象迥异。湖中的亭子古风盎然,九曲廊桥之上,众多游客漫步其中。
这便是上海知名的赛马场,它拥有宽阔的跑道和错落有致的观众席。上海历史上曾先后设立过三个赛马场。其中,第三个赛马场如今已被改建成人民公园。
这座上海国际饭店坐落于南京西路,始建于1934年。在30年代,它曾被誉为远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同时,它也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的饭店之一,默默承载着岁月的繁华与变迁。
此处为观赏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公共公园的另一视角。该公园在昔日常被称作外国花园、大桥公园等。
此地为上海第三跑马厅,那里矗立着一座钟楼点缀的英式建筑,如今它已成为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
民国年间,在上海的一个集市中,路边摊贩叫卖着各式水果,一位女子手提菜篮,正仔细挑选着水果。不远处,又走来一位售卖晾衣杆与拖鞋的女子。整个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民国时代的黄浦江,江面烟波浩渺,视野所及之处不见尽头。江畔高楼如林,江面上船只往来不息,呈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标志性河流,见证了这座城市从繁荣走向发展的全过程。
民国年间,上海的南京路夜色璀璨。整条街道灯火辉煌,霓虹闪烁,十里洋场一片繁华与喧嚣。如今,这条街道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
在民国那个年代,上海的街道上,出租车尚未出现,而类似这种黄包车却随处可见。在照片里,一位车夫正拉着乘客穿梭于街头巷尾。这样的画面,在众多以民国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
那是在民国时期,上海的繁华大马路夜色璀璨。沿途百货公司林立,知名店铺和商家云集,热闹非凡。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灯闪烁生辉,整个商业区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民国年间,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塘沽路三角地菜市场,其景象颇为壮观。彼时,此地已成为商业产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市场前端,人流穿梭,热闹非凡。
那是在民国的岁月里,这里名为中山公园,往昔称作“兆丰公园”亦或是“杰西菲尔德公园”。园中湖水波光粼粼,风光旖旎。众多游客在湖畔的长椅上悠然休憩。
从高处向下望去,苏州河的水质清澈见底。外白渡桥横卧在河面上,过往的船只穿梭于桥下。对岸的公共公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该照片所展现的同样是一座公园,其中两名女性正于湖畔嬉戏。明信片上附有文字说明,标注为“日本人之园”。
该照片记录了在上海大场镇周边的一处场景,其中两位日本人士站立于一座石制拱桥之上,而在桥的起始处,一座由日本人所建的记忆碑巍然矗立。
在民国年代,位于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所占据的建筑物。该建筑于1924年动工建设,曾是侵略我国日军在上海的核心基地。
在民国那个年代,位于上海的虹口公园,亦称作新公园,成为了众多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当鲁迅先生不幸离世之际,民众便有了将虹口公园更名为鲁迅公园的愿望。
该建筑坐落于上海,曾是日本的一所高等女子学校,始建于1924年。其教学内容与日本本土一致。
这张明信片上的文字标注为“上海敷岛庭”。湖水碧波荡漾,岸边樱花盛开,而在不远处,一座小桥与亭子相映成趣,整体景象宛如一座美丽的公园。
这张明信片上标注着“上海周边的寺庙”,湖畔伫立着一座两层高的四角亭,从亭子周边可以眺望到寺庙的殿堂。一叶小舟正划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那座神社是民国年间日本人在上海所建,其占地面积颇为宽广,内设有日式风格的殿堂以及鸟居。
民国年间,若登高远望上海之滨,可见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洋溢着浓厚的异国气息。街道上车辆穿梭,黄浦江水辽阔无垠,码头沿岸停满了不计其数的船只。上海的繁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百年间的近代史中,上海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回顾民国时期的上海老照片,这座城市的历史画卷跃然纸上。上海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每一章节都讲述着的故事。这种风貌,过去有,现在依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