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6年成效显著!乐山六七村垃圾箱房为何一改再改?

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上海的垃圾分类,更惠民、更精细、更智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日迎来实施六周年纪念日。据新民晚报报道,自条例实施至今,上海已逐步确立了以“规划为引领、法治为保障、政府为主导、市场为驱动力、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此过程中,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初步形成,资源回收利用率大幅提升,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程管理机制。

垃圾箱房改造不停歇

乐山六七村,这个拥有35栋楼、1155户居民的住宅区,其垃圾箱房为何会经历多次改造?自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之初,该小区的垃圾箱房便已进行了首次改造。如今,进入今年年初,第二次改造计划也已被提上日程。

经过首次改造,垃圾箱房因年代久远而锈迹斑斑,感应投口亦无法正常识别,居民们亦提出投口数量配置不尽合理。综合居民们的反馈,本次改造提升了箱房的感应灵敏度,使得识别反应更为迅速,并增添了科技元素。在投口配置上,鉴于日常产生的干垃圾数量远超湿垃圾,故采纳居民建议,目前设有三个干垃圾投口、一个湿垃圾投口、一个可回收物投口以及一个有害垃圾投口。”居委会副主任赵瑾介绍。

小区的垃圾箱房如今已成为“智能美观”的象征,赵瑾甚至风趣地提及,有些居民甚至觉得从远处望去,它宛如一家咖啡屋。新民晚报记者观察到,垃圾箱房中安装了无接触式投放口以及智能监控装置。除了常规的除臭、洗手、灭蚊等设施,箱房内外共设四个探头,它们成为了侦测小包垃圾和干湿垃圾混合投放的得力助手——一旦AI系统捕捉到违规投放的画面,便会立即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巡检系统小程序以及管理员手机,便于物业、居委会和管理人员迅速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徐家汇街道城建中心(市容所)的鲍金鑫工作人员指出,乐山六七村是本年度街道计划改造的三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在过去两年中,该街道共对六个小区实施了精品示范改造,对八十四个小区进行了专项更新,而一百三十八个小区的垃圾箱房则实现了全面微更新。他强调,诸如乐山六七村等若干住宅区在将垃圾箱房升级为智能感应式投放设施后,已逐步启动全天候垃圾投放的试点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何谓垃圾箱房的“微更新”、“专项更新”以及“精品示范”改造?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的副处长胡亮这样阐述,这实际上是本市为了提高居民在源头投放垃圾的便利性,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

垃圾箱房的“微更新”主要涉及对过往老旧、效能不佳的设施设备进行补充或升级,包括改善通风、除臭、照明以及洗手设施等;在此基础上,专项更新则是对设备进行更深层次的升级,例如对智能投口进行改造、增设监控探头等,以实现智能化;而精品示范项目则在前两者基础上,对可回收物投放、有害垃圾投放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亦或创造一些创新举措,例如将垃圾箱房与科普功能相结合、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供电,或对湿垃圾实施低温冷藏储存等。

智慧监管实现可追溯

_上海垃圾分类实施六年:箱房升级惠及民生,智慧监管提高效率_上海垃圾分类实施六年:箱房升级惠及民生,智慧监管提高效率

在徐汇区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那块智慧大屏上展示的垃圾分类综合监管平台,能够对徐汇区的垃圾分类从源头到运输再到末端进行一体化综合管理。新民晚报的记者观察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查看到每个小区的垃圾日均产量、每户的日均产生量以及资源化利用率等详细信息,同时,通过分析每户的日均产生量,还可以评估小区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洪春伟,徐汇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科负责人,指出:“一般而言,每户居民每天产生的干垃圾约为1千克,湿垃圾则在0.5千克至1千克之间,这样的数据是相对合理的。”

该平台不仅具备对垃圾收运流程及垃圾质量实施监控的功能,而且能够回溯每辆垃圾车的行驶轨迹,详细记录下每个收集点的垃圾重量和收运的具体时间。此外,在卸货点,智能监控设备对干湿垃圾是否混投进行了实时监测,确保了从垃圾产生到处理全过程的严格监管。洪春伟提出,未来计划在垃圾收集车辆上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借助科技的力量,确保对垃圾品质的监控能够实现全程追溯。

据了解,该平台系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基于现有系统与数据,自2024年开始着手开发与建设,旨在解决业务小程序数量众多、数据整合混乱、智能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随着监管模式从“定性”转变为“定量”,基层管理者得以更加“有理有据”地实施垃圾分类管理,从而提升监管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并有效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通过处理及解析各类数据,同样能够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决策时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垃圾“三增一减”实效稳定

市绿化市容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今年的前五个月里,本市在生活垃圾“三增一减”方面取得了持续的成效。具体来看,可回收物的日均分出量达到了7927吨,有害垃圾的日均分出量为2吨,湿垃圾的日均分出量为8690吨,而干垃圾的日均清运量则为17064吨。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的2019年上半年相比,可回收物的分出量增长了1.96倍,有害垃圾增长了13.60倍,湿垃圾的分出量增长了59%,而干垃圾的清运量则减少了16.7%。

今年,上海致力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率的增加。在资源化处理领域,全市已成功建成15座焚烧设施,其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2.8万吨;同时,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共有11座,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8900吨。据预测,到今年年底,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将提升至每日1.1万吨;届时,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及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每日3.9万吨。

全市范围内,一万余家服务站点、近两百座中转中心以及十四处集散场地均采用了统一的沪尚回收标识和标牌。目前,已设立六百四十四处便民回收服务点,并建设了四十八座示范性的可回收物中转站。今年,计划再增设一百六十多个便民服务点。自“光盘行动”推行近五载,已成功打造3000家环保餐厅;净菜上市比例高达80%;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中,电商快递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的比例已超过96%;垃圾源头减量成效显著,达到了5%。

至本年度年底,本市将在居住区层面完成超过2.1万个投放点的细致改造,针对8000多个投放点实施专项升级,对1100个小区或村庄进行精品化提升,并在55个公共场所打造精细化分类的示范样板。

在智能化领域,我们正积极推广非接触式智能垃圾箱等先进的投放设备,并推动街镇实现“一网统管”的垃圾分类应用场景。今年,我们已至少完成了25条智慧收运线路的建设,同时,湿垃圾的运输与处理过程也实现了智能化品质监控。

在推进便民服务方面,我们确立了单位垃圾费用收取的规范制度,改进了计费方法,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并推出了网上支付等便捷服务,同时合理利用减免政策,激励商家进行垃圾分类,以提升商业环境的服务质量。针对清运作业时间过早、设备噪音扰民、垃圾桶乱放、街边废物箱溢满等问题,我们加强了技术革新,改善了作业流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那可是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所谓融媒体中心,它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而诞生的机构啦——将各种媒体形态整合在一起,长子县融媒体中心就是肩负着多方面使命滴。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画笔标记.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