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宁(宁夏大学)
近期,一段女孩高考成绩288分后全家欢庆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她的积极态度迅速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甚至有官方媒体进行了转发。然而,随着该视频走红,女孩很快开始了直播,利用这一热点进行商品推广,立刻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对最初的成绩查询视频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可能是摆拍,也有人表示理解并支持,认为这只是个人的行为,无需过分指责。实际上,得分288分庆祝自然无可厚非,这甚至有助于打破当前“分数至上”的观念,传递出“不以分数评判英雄”的教育理念。然而,若将低分作为卖点进行炒作,大肆宣扬,难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该视频起初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主要是因为它所展现的坦荡心态与当前大众在教育焦虑和内卷化难题中所共有的心理需求产生了共鸣。女孩一家起初对“288”的低分持一种淡然态度,这一态度无疑触动了众多被分数所束缚的家长和学子,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家庭教育观念——他们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凡,包容孩子的不完美,认为快乐与健康远胜于成绩。正如网友所言,“他或许榜上无名,但并非无路可走。”这便是为何该事件最初能够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被看作是教育理念向前迈进的一个典范。
然而,随着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的出现,其性质也随之转变,以低分为卖点进行炒作,这不仅削弱了最初舆论所赞誉的善意本质,更可能向孩子们传递错误的信息:难道努力学习、刻苦攻读真的还有意义吗?似乎只要掌握了流量,即便成绩不佳也能轻易获得收益。尤为关键的是,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尤其在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诸如“低学历也能逆袭成为网红”“学历无足轻重”等观点,当虚假炒作和投机取巧被视为成功的捷径,这很可能会动摇他们勤奋学习的信念。既然不靠高学历也能获得高额回报,那么还有谁会愿意去努力学习呢?因此,这种炒作对于那些依赖分数来维持自己奋斗信心的孩子们来说,无疑造成了伤害,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我们推崇包容孩子的不完美,维护每个人享有普通生活的权益,然而这绝不能成为将平凡或挫折当作卖点进行炒作的理由。正如网友所言,“我们能够容忍平凡,却不能对平凡予以颂扬。”在现今的网络环境中,对待任何信息都应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如何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认知,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平台方必须认真执行监管职责,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以阻止不良导向的炒作行为蔓延;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分数观,不应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借助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到,勤奋学习和积极向上才是人生的正确道路,而不是依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关注。
总体来看,“高考288分女生直播”这一事件,并不仅仅是一出网络闹剧可以草率带过,它更应成为全社会深入思考教育理念与网络环境的契机。只有摆脱了浮夸的心态,我们才能重返教育和生活的本质,因为尽管高考并非人生唯一的路径,但优质的教育和扎实的知识积累,仍旧是多数人未来发展的稳固基石。